AI导读:

2024年工业硅供应持续增长,多晶硅需求疲弱,价格承压下跌。2025年市场仍将面临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价格或围绕成本端波动。产能持续增加或导致价格跌破现金成本区间,而供给侧大规模减产或产能调控措施则有望推动价格回升。同时,出口增长有望成为多晶硅需求新亮点,有机硅产能逐步释放但价格低迷,铝合金消费稳中有增。

2024年,工业硅市场经历了一场供需失衡的风暴,供应持续增长而多晶硅需求疲弱,导致工业硅价格在高压之下持续走低。据市场分析,2025年工业硅市场供需矛盾依旧尖锐,价格或将围绕成本线波动,产能的进一步增加甚至可能迫使价格跌破现金成本区间。然而,若供给侧采取大规模减产或产能调控措施,价格则有望迎来回升。

工业硅的生产重心正加速向西北地区转移。2024年,随着西北工业硅产能的投放和西南地区的陆续复产,工业硅产量屡创新高,同比增幅显著。其中,7月产量更是达到了顶峰,同比增幅高达70%。新疆、内蒙古、甘肃三地已成为工业硅的主要产区,产量占比超过70%,尤其是新疆,其产量占比在11月高达57%。值得注意的是,甘肃地区新产能的投产使得产量快速增长,宁夏地区的月产量也已接近2万吨。

从各牌号产量来看,通氧Si5530的产量占比逐渐增加,而Si4210的产量占比则有所下降。这种趋势与西北地区投产增加以及交割规则的修改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生产牌号占比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新疆地区以通氧Si5530为主,占比高达58%;云南地区则以Si4210为主,但通氧Si5530的产量占比也在增长;四川地区Si4210和Si5530的产量占比相当;内蒙古地区则以低牌号为主;甘肃地区则以通氧Si5530为主,但Si4210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面对2024年工业硅供应大幅超出需求的局面,库存持续累积,2025年即便不考虑新增产能,供应依然充裕。因此,工业硅的生产端需要更多考虑减产或产能出清的问题。从产能出清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随着工业硅价格持续下跌,部分高成本企业可能因现金流枯竭而长期停产,或因经济性不高而转产其他产品。另一方面,能效或能耗限制也将加速高能耗企业的出清。随着《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发布,有色金属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将形成大量节能量和减排二氧化碳,对工业硅等高能耗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在出口方面,多晶硅的出口增长有望成为新的需求亮点。尽管2024年多晶硅产业链面临产能释放和需求增速不及产量增速的双重压力,价格持续下跌,但随着行业自律的推进和海外下游产能的释放,多晶硅出口有望保持增长。同时,有机硅产能逐步释放,海外需求恢复,整体需求增速略好于预期,但因供应充裕,价格仍在低位震荡。铝合金作为工业硅的传统需求,其消费保持稳定增长,但对工业硅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工业硅库存的持续累积进一步施压价格。2024年上半年,尽管海外订单陆续回归,出口明显回升,但国内需求在多晶硅企业减产的影响下相对疲软,库存不断累积。展望2025年,工业硅仍然面临供应大于需求、库存将继续累积的问题。在高基数的情况下,仍有大量产能待投放,且投产概率较高。面对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多晶硅企业纷纷选择不同程度减产以减少库存累积和现金流损失。即便有机硅和出口保持增长,但影响远不及多晶硅,工业硅需求面临不增反降的可能。

综上所述,2025年工业硅市场仍将面临严峻挑战。从供需平衡角度来看,价格或将围绕成本端波动。若产能持续增加,价格跌破现金成本区间的风险将加大。然而,若供给侧采取有效的大规模减产或产能调控措施,则价格有望迎来回升。在此背景下,工业硅期货的主要运行区间预计在10000~15000元/吨之间,下方有成本支撑,上方则面临套保套利压力。

原文链接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作者单位:广发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