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焦炭节后首日大跌,供过于求格局延续
AI导读:
春节长假后首个交易日,焦煤和焦炭主力合约跌幅均超过3%。宏观及基本面因素共同导致焦煤和焦炭供过于求,库存压力大。多位分析师认为,未来几个月供过于求格局将延续,焦煤和焦炭价格承压运行。
“焦煤和焦炭在节后首个交易日开盘后短暂拉涨随即转跌,上海地区的黑色交易员老杨紧急采取了止损措施,向期货日报记者透露了他的担忧。”
记者观察到,春节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焦煤和焦炭的主力合约跌幅均超过了3%。东海期货的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指出,焦煤和焦炭的大幅下跌既受到了宏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基本面的制约。宏观层面,长假期间,美方宣布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10%的关税,中方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市场避险情绪显著增强。从基本面分析,焦煤和焦炭市场呈现出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库存压力持续增大。
金瑞期货的黑色高级分析师卓桂秋也强调了供过于求的问题,认为这是导致焦煤和焦炭大跌的主要原因。
据内蒙古煤矿企业透露,今年春节多数煤矿的放假时间较短,目前大部分煤矿已陆续恢复生产,焦煤供应继续小幅增长。然而,下游的焦化厂和钢厂大多在元宵节后才逐步恢复生产,且目前的原料库存尚能满足需求,因此大幅补库的意愿不强。
海通期货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魏亚如表示,短期焦煤和焦炭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焦炭存在第八轮提降的预期,这将进一步对原料焦煤价格产生下行压力。他进一步指出,由于终端需求持续偏弱,焦钢企业基本处于盈亏边缘,原料冬储库存水平不及往年。长期来看,焦煤和焦炭供应宽松的格局将延续,下游对原料补库的积极性一般。虽然冬储补库水平处于近五年低点,但从目前下游的库存水平来看,整体处于历史同期中低位,供应恢复正常的时间早于需求,因此短期焦煤和焦炭的基本面仍然偏宽松。
数据显示,当前焦煤和焦炭仍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库存压力向上游传导。春节期间,炼焦煤矿库存虽小幅回落31万吨,但同比仍高出195.54万吨。焦炭方面,春节期间独立焦化厂和钢厂自有焦化厂均有复产,焦炭总产量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0.4%;焦炭总库存环比增长1.4%,连续8周增加,同比增长9.3%。其中,下游钢厂焦炭库存环比下降2.2%,同比增长6.7%;港口焦炭库存小幅增长0.8%,同比增长7.0%;焦化厂焦炭库存环比增长23.9%,同比增长28.5%。
目前焦煤市场供应具有较高弹性,2025年山西煤炭产量目标为13亿吨,较2024年进一步增长。全球其他主要炼焦煤产出国供应也相对充足。东海期货的刘慧峰指出,铁矿石走势偏强,钢厂利润持续收窄,焦化厂持续亏损,焦煤和焦炭需求短期难以明显好转。未来几个月,供过于求的格局预计将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2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月10日起对进口美国煤炭加征15%关税。卓桂秋表示,2024年我国进口美国煤炭1213万吨,同比增长77.7%。其中,炼焦煤约1067万吨,占2024年我国炼焦煤总进口量的8.7%。然而,加征关税对当前炼焦煤的有效定价影响不大。按照当前山东港口美国产气肥煤自提价1060元/吨计算,加征关税将抬高进口美国炼焦煤成本约150元/吨。
对于焦煤和焦炭的后市展望,刘慧峰认为,春节长假前,焦煤期现货价格已经经过较为充分的调整。若后续内需政策加码,钢材价格企稳,焦煤和焦炭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但中期来看,供过于求的格局仍将持续,焦煤和焦炭的下行趋势难以改变。卓桂秋也预计,由于2025年蒙煤进口有增量预期,同时国内矿山产量预期修复,焦煤和焦炭后市仍将是黑色系中的弱势品种,价格承压运行。
然而,魏亚如持不同观点,他认为节后首个交易日焦煤和焦炭价格的大幅下跌已经释放了前期利多预期,交易逻辑再次回归基本面。预计短期焦煤和焦炭将维持震荡运行。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目前利润仍然集中在煤矿端,焦煤仍然是整个黑色系中最弱的品种。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