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制造业驶入快车道,多地船舶出口数据亮眼
AI导读:
中国船舶制造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多地发布的2024年船舶出口数据彰显强劲势头。国际贸易复苏、政策红利释放、船企竞争力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中国船舶制造业加速“驶向”海外高端市场。
随着中国船舶制造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际船东纷纷将订单投向国内船舶制造业企业,彰显出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强劲竞争力。近日,福建省、江苏省、上海市等多个地区发布的2024年船舶出口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
以福建省为例,据厦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福建省船舶出口总额高达131.2亿元,同比增长57.9%,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重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贸易的复苏推动了全球航运需求的上升,特别是对清洁能源运输的需求持续增长,这极大地促进了国内高端船舶的出口。同时,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如通关便利化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等,也为船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我国船企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为地方船舶出口创造了更多机遇。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也指出,地方船舶制造业所具备的完整产业链和齐全配套体系,为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上海等地的船舶制造业为例,这些地区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高素质人才聚集等诸多优势。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船舶制造业作为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被誉为“面向海洋的制造业”和“现代工业之冠”。我国高度重视船舶制造业的长远发展,通过修订完善船舶技术法规、制定行动纲要等举措,推动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助力我国船舶制造业加速“驶向”海外高端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同时,我国船舶出口数量和金额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出口船舶5804.0艘,同比增长25.1%;金额累计达3086.5亿元,同比增长58.7%。
船舶企业的盈利状况也显著改善。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33亿元至40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11.58%至35.25%。
展望未来,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国内多地船舶出口的高速增长态势有望得以延续。随着全球航运业的持续发展,我国船舶出口将迎来更多机遇。同时,国内船舶制造业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