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后首个交易日:股市期市开盘动态及假期经济事件回顾
AI导读:
本文回顾了春节长假期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决策等,并分析了这些事件对节后股市期市开盘的影响,特别是贵金属市场、国际原油价格和农产品市场的表现。
今日,国内股市与期市正式开启了春节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假期期间国内外发生的重要经济事件。
假期重大经济事件概览
在假期期间,全球经济政策动态频出。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产品加征25%关税。然而,这一政策在2月3日出现反转,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迟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的加征关税计划,实施时间被推迟至2025年3月4日。针对美国的关税举措,中方于2月4日采取反制措施,宣布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此外,特朗普在2月4日还签署了一项旨在加强对伊朗“最大施压”政策的指令,表示愿意与伊朗领导人会面,并试图说服伊朗放弃核计划。同时,特朗普强调伊朗距离拥有核武器“太近了”,美国有权阻止伊朗向其他国家出售石油。
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于1月29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不变,这是自去年9月降息周期以来的首次暂停降息,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无需匆忙调整货币政策立场,通胀仍偏高,但美国经济整体强劲,劳动力市场稳健,就业市场平衡,经济活动继续稳固扩张。相比之下,欧洲央行在1月30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认为现在谈论停止降息为时过早。
贵金属市场有望迎来“开门红”
在避险情绪的推动下,假期期间外盘黄金和白银价格表现出色,COMEX黄金期货突破2800美元/盎司大关,创下2877.1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同时,外盘白糖、豆油、棕榈油等农产品整体上涨,而国际原油价格则走低。
据广州金控期货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程小勇分析,春节期间海外金融市场波动主要围绕关税政策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展开。对于大宗商品而言,强势美元和关税政策对基本金属和国际原油价格构成压制,但利多贵金属。农产品则主要受天气影响。贵金属的大幅上涨,尤其是白银的补涨,反映了关税不确定性带来的短期避险买盘。长期来看,去美元化趋势和各国央行购金活动将持续支撑贵金属价格。此外,美元实际利率的反弹也刺激了黄金投资需求的回升。
在原油市场方面,强势美元对原油价格构成打压。同时,市场预期2025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长,包括特朗普政府鼓励传统石化行业增产、OPEC+自愿减产结束和非OPEC+增产等因素。春节期间原油价格的下滑与特朗普政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有关。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这些国家的原油流向国际市场,推高美国炼油成本。
农产品方面,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的担忧抵消了阿根廷部分产区炎热干旱的不利影响。未来两周南美仍面临高温少雨天气。此外,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可能遏制廉价食用油进口,提振美国国内豆油需求。豆油领涨油脂市场,马来西亚棕榈油和加拿大菜籽跟随收涨。然而,本周以来美豆油高位回落,受国际原油价格走低和买粕卖油套利打压影响。
对于内盘节后首个交易日的表现,程小勇预计贵金属或跳空高开,原油及化工品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有色金属可能温和上涨,原因包括库存偏低以及3月消费旺季前的备货预期。受低库存支撑,黑色系可能小幅反弹。股指方面,王骏认为有望低开高走,受益于AI低成本大规模应用前景的打开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板块的活跃表现。
在黑色板块方面,焦煤和焦炭节后需求恢复情况有待验证,短期以消耗库存为主。春节假期期间部分地区方坯价格上涨,螺纹钢和热卷现货价格以盘整为主。此外,澳大利亚港口恢复正常运营导致全球铁矿石发运量大幅增加,多数企业对节后铁矿石价格持看涨态度。
玉米市场方面,中储粮公告称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增加新一批收储库点并扩大2024年国产玉米收购规模,这对市场购销情绪构成提振。
甲醇市场方面,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顾冯达认为西南气头甲醇装置节后逐步重启将导致国内甲醇开工维持高位。然而随后将进入春检阶段,需关注春检力度。受春节影响进口甲醇到港放缓,预估2月进口量继续缩减。需求端方面部分烯烃装置有检修计划且传统下游处于季节性淡季导致整体需求提升空间有限。因此甲醇价格预计将维持震荡走势。
玻璃市场方面当前基本面供需两弱但厂家库存中性且沙河地区库存偏低导致企业对低价较为抗拒。节前盘面下跌较快但现货价格坚挺,春节假期后期部分玻璃厂家上调现货报价。预计节后开盘玻璃价格或短线反弹但中线趋势仍然偏弱。纯碱企业开工率处于高位但下游需求低迷导致企业库存压力较大且节后新产能投放压力较大使得现货价格反弹难度较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