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分析了美联储1月暂停降息的原因,探讨了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对美联储降息路径的影响,以及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背后的原因。同时,文章还回顾了从加息到降息的历程,并对未来降息路径及市场影响进行了展望。

由于美国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加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路径尚不明朗,美联储在1月的议息会议上决定暂停降息,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的区间,这一决定与市场预期相符。在利率声明中,美联储删除了“通胀正朝2%的目标取得进展”的表述,仅提及“通胀仍处于高位”,这一变化被市场解读为略显鹰派立场。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并不急于调整政策立场,而是需要观察更多数据以及特朗普政策的效果。他强调,美联储没有预设的政策方向,但如果就业市场突然疲软或通胀大幅下跌,可能会考虑降息。

近期,黄金价格再度刷新历史新高,这主要归因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避险需求增加。未来,金价预计将继续以多配思路为主。

美联储暂停降息背后原因剖析

美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和高企的通胀水平是美联储选择暂停降息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近期公布的系列数据显示,美国非农就业市场保持稳健,通胀数据黏性较高。例如,2024年12月美国新增就业人数大幅高于预期,失业率也小幅下降至4.1%。同时,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第三个月同比增长2.9%,高于美联储的通胀目标。这些数据支持美联储放缓降息节奏。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关税和税收政策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给美联储的“前瞻指引”带来不确定性。特别是关税政策方面,白宫发言人计划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加征关税,而新任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准备推动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新的普遍关税。这些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谨慎。

此外,美联储在之前的降息周期中已经将利率下调了100个基点,当前的利率政策已经符合在抗击通胀和促进劳动力市场再平衡上取得的进展。因此,美联储并不急于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

1月利率决议详情及影响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后的首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0%的区间不变。与去年12月的声明相比,1月的声明在经济方面重申了经济稳定,但删除了“通胀已经朝着委员会2%的目标迈进”的表述。在利率指引方面,鲍威尔表示不急于调整政策立场,需要更多数据支持才会进一步降息。

这一决定符合市场预期,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然而,市场仍在密切关注特朗普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这些政策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未来,如果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得到缓解,且经济和通胀数据表现出色,美联储可能会考虑进一步降息。

从加息到降息的历程及未来展望

回顾过去几年,美联储在面对全球通胀升温的压力下,于2022年3月启动了加息周期,并最终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升至22年来的最高水平。然而,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和经济增长的放缓,美联储在2024年9月开始降息,并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后进一步放慢了降息步调。

展望未来,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将受到特朗普政策、经济和通胀数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果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得到缓解,且经济和通胀数据保持稳健,美联储可能会考虑在上半年降息。然而,如果特朗普政策引发新的通胀压力或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可能会推迟降息或缩小降息幅度。

对于市场而言,由于美联储在1月如期暂停降息,且未释放出意外信号,市场整体呈现震荡状态。未来,市场将密切关注特朗普政策的落地情况、经济和通胀数据的表现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

图为美国联邦基金有效利率走势图,显示了近年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情况。

降息路径及市场影响分析

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是影响美联储降息路径的主要因素之一。减税、关税、打击移民等一系列议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些政策对美国通胀、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增速的影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经济数据中显露出来。因此,美联储可能会进入观望模式,等待更多数据支持后再做出决策。

对于市场而言,由于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且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波动可能会加剧。然而,中期而言,市场交易逻辑可能更加关注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表现。美国经济或从软着陆向复苏转变,这对大宗商品需求有一定提振。但未来美国利率下行空间或有限,美元指数可能继续偏强,对大宗商品形成压制。

此外,美股方面虽然估值偏高,但整体基本面稳固,企业利润增速大致符合预期,暂无持续大幅回调的风险。然而,AI相关的技术发展可能造成市场的短期波动。美债收益率方面,由于美国经济保持韧性、通胀威胁持续存在以及特朗普政策增加的不确定性,利率可能保持高位。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1月美联储暂停降息,但黄金价格却创下历史新高。这主要归因于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引发的美元下跌以及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激发的避险情绪。未来,随着特朗普政策的逐步明朗和经济和通胀数据的进一步释放,黄金价格可能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