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启动2025年“企业风险管理计划”
AI导读:
大商所发布2025年“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龙头企业“一对一”、产融基地、实践专项等工作,旨在助力产业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助力产业企业有效利用期货工具强化风险管理,推动产学研在期货领域的深度融合,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于1月24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龙头企业‘一对一’专项工作”的通知》等四项市场工作通知。该通知明确了2025年龙头企业“一对一”、产融基地、实践专项、“百校万才”工程的申报细节、业务流程及支持措施,并通过会员服务系统公布了会员活动专项工作的相关事宜,标志着大商所2025年度“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系列市场工作的全面启动。
据期货日报记者报道,此次大商所遵循“聚焦化、体系化、条线化”的工作原则,在延续2024年工作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和企业、会员的需求,对项目运行模式和管理要求进行了优化调整。此举旨在进一步丰富“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的内涵,构建起以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为核心的非农产业市场服务工作体系,使之成为与“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相呼应的大商所市场服务工作的另一大亮点。优化后的“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涵盖了龙头企业“一对一”、产融基地、实践专项、会员活动、“百校万才”工程、区域活动、投资者教育、专项培训及全国性行业协会会议等多个方面。
其中,龙头企业“一对一”是大商所针对尚未深度参与大连期货市场或参与程度较低的龙头企业推出的定制化服务。2025年,大商所将继续携手期货公司或产融基地,围绕大商所期货和衍生品业务,结合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和风险管理需求,深入企业进行“一对一”定制化培训或产业调研,并通过多种方式优化运行模式,以提升项目服务效果。
产融基地作为大商所服务产业的关键一环,每年通过支持基地举办市场活动、开展“N×(2+1)”牵手工程,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学习运用期货工具管理生产经营风险。根据最新通知,大商所在四个方面对产融基地工作进行了优化升级,包括放宽准入门槛、强化存量管理、调整资金支持方式以及优化牵手工程项目运行机制。
在实践专项方面,大商所继续设立“龙头企业项目”和“中小微企业项目”两大板块,并新增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定价类项目模式。其中,“龙头企业项目”主要服务于2024年、2025年参与大商所龙头企业“一对一”培训活动的产业企业,支持其开展基差贸易或直接参与大商所期货、期权品种场内交易。“中小微企业项目”则将产融培育基地纳入项目申请主体,鼓励基地单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含权贸易、基差贸易,或与指定交割仓库对接开展期转现联动交收业务。
在会员活动专项方面,大商所继续以备案制管理模式支持期货公司举办市场培育活动,重点服务对象仍为产业客户。此外,今年大商所还单独设置了机构专项额度、投资者教育专项额度和境外专项额度,以进一步激发期货公司分类做好市场培育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活动灵活性,大商所放开了调研活动并简化了过程管理要求。
“百校万才”工程专项方面,大商所将继续与期货公司、期货学院分院(地方证券期货业协会)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教学、研究、师资建设及学子交流四类项目,并对教学项目的申报条件、模块内容、支持资金等进行了优化调整。
近年来,大商所积极推进“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工程”,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精准化的市场服务体系,打造了“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龙头企业“一对一”、产融基地等多个服务品牌。2024年,大商所各项市场培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面向70家龙头企业开展近200场“一对一”培训活动;新设16家产融基地,总量达到155家;支持基地单位举办120余场市场活动,开展80多个“N×(2+1)”牵手工程项目;推动近40家企业积极参与“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实践项目;支持期货公司聚焦产业客户开展近千场市场培育活动;推动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立项近50个“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等。在各项工作的共同推动下,2024年大商所产业客户期货持仓占比达到36.5%,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据悉,未来大商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意见,持续推进“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工程”,有序组织开展“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各项工作,与市场各方携手做好产业服务,不断提升产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