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前夕,国内有色金属市场表现稳健,累库幅度显著低于往年,受宏观政策预期改善、规避海外关税政策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供需结构趋紧助力有色金属价格反弹,未来市场走势将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在2025年春节前夕,国内有色金属市场表现稳健,多数品种的累库幅度显著低于往年同期,与去年春节前的普遍下跌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稳健表现背后,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宏观政策预期的改善、对海外关税政策风险的规避等,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市场分析人士,他们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宏观预期向好提振市场信心

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分析师江露指出,自今年1月份以来,国内公布的2024年四季度经济数据表现回暖,对有色金属市场偏悲观的情绪进行了有效修正。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三季度加快0.8%,带动全年GDP同比增长5%,实现了年初设定的增长目标。此外,外贸数据亦表现强劲,海关总署公布的2024年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992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新湖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孙匡文表示,宏观面情绪的改善激发了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进而推升了春节前有色金属价格。国内相关部门释放的降准降息信号以及不定期公布的财政政策利好,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同时,市场对特朗普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的担忧有所缓解,叠加美国核心通胀数据下降,市场对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小幅升温。

海通期货研究所有色研究员王云飞认为,有色金属价格回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利空因素集中释放后的反弹需求;二是对2025年需求端表现的期待以及国内需求刺激政策可能进一步加码的影响。

节前累库表现滞后反映供需结构变化

据江露介绍,由于春节期间有色金属上游生产不受影响,下游加工企业陆续停工,有色板块通常存在季节性累库表现。然而,今年春节前有色金属市场普遍呈现累库滞后的情况。与往年相比,铜、铝等金属的累库幅度显著不足,反映出供需结构的变化。

孙匡文表示,往年春节前两周即普遍进入累库状态,而今年直到节前倒数一周,第三方统计的社会库存才明显累积。这背后一方面有赶工赶产以规避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风险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国内继续加码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相关。

江露指出,目前有色金属板块整体库存偏低,加上铜、铝等为代表的金属品种累库增幅不及往年,表现出供需结构趋紧,有利于1月份以来的有色价格反弹。

节后下游开工预期及后续需求表现成关键

江露透露,今年有色金属下游生产节奏相对一致,加工企业陆续在1月中旬后停止春节前备货并放假停产,预计2月中旬左右恢复生产。相较去年,整体呈现放假时点后延、时长缩短等特点。

王云飞表示,节后需求预期存在分化,但总体偏保守。从在手订单来看,2025年的订单可能较2024年进一步下降,企业观望情绪较重。国投期货有色首席分析师肖静则认为,目前市场供求预期的不确定性较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孙匡文认为,市场对国内宏观政策抱有较大期许,因此对节后消费预期较乐观。供给端普遍存在限制,如铜矿供应紧张、铝冶炼厂产能“天花板”等,将对金属价格产生影响。同时,他也指出,多数金属的供给端压力不太突出,消费端的实际表现将成为影响金属价格弹性的较大变量。

整体来看,2025年有色金属产业消费预期总体较2024年更加谨慎。随着海外政策风险提升,需求改善难度加大。未来,有色金属市场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政策力度、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以及供需结构变化等。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有色金属市场的走势。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