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批准中国香港为核准交割地点
AI导读: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宣布批准中国香港作为其核准交割地点之一,涵盖铜、铝、锌等7种金属。此举将加强中国内地金属市场与LME国际定价的联系,创造市场机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交割效率,对中国金属行业及大宗商品贸易具有深远影响。
2024年1月20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正式宣布,中国香港被纳入其核准交割地点网络,成为继美国、欧洲及亚洲其他31个国家和地区后的又一重要节点。此次纳入意味着中国香港将能够开展铜、铝、锌、铅、锡、镍及铝合金等7种金属的交割业务,且预计将在首家仓储公司获得批准后的三个月内正式启动运营。
LME行政总裁张柏廉对此表示:“将中国香港融入我们的全球仓储网络是一项激动人心的进展。这将使我们能够提供更接近中国内地这一世界最大金属消费市场的仓储设施。中国香港凭借卓越的商业基础设施,自然成为了连接中国内地市场的关键枢纽,对市场参与者和整个金属行业而言都至关重要。”
据悉,LME选择中国香港作为交割地点,旨在确保其全球仓储网络覆盖最重要的净消费地区。评估过程综合考虑了当地的财政和监管环境、运输网络的完善度等多个因素。中国香港凭借其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成熟的国际市场体系,成为LME的理想选择。此举将加强中国内地实物金属市场与LME国际定价机制的联系,创造更多市场机遇,并通过与华南地区的便捷交通连接,降低物流成本。
此次LME的决定在中国香港及全球金属行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混沌天成研究院院长李学智指出,中国香港成为LME交割地点后,将极大促进中国与全球金属贸易的流畅度,显著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交割效率。特别是当香港库存达到一定规模时,将起到“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快速调节国内外金属价格的偏离现象,使国内金属价格与LME价格更加紧密联动。
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分析师江露也表示,近年来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此次LME在中国香港设立交割库,不仅有助于降低内地大宗商品的物流与交割成本,还能进一步提升中国金属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国企业在大宗商品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江露进一步分析道,中国香港作为LME交割地点,不仅能为香港带来更多国际金属仓储和交易业务,还能弥补LME在亚洲交割网络的不足,使其更加贴近中国内地这一全球最大金属消费市场。香港与内地的交通连接便捷,特别是与华南公路网络的紧密联系,将减少金属从内地运往海外交割仓库的物流时间和成本,提升交割效率。此外,LME在香港的仓库将为内地金属企业提供国际化的存储和交割平台,有助于其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可,提升市场竞争力。
海通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分析师王云飞同样认为,LME批准中国香港作为交割地点对中国市场具有深远影响。香港金属交割仓库相较于当前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的交割仓库,距离中国内地市场更近,运输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交易价格将更加贴近中国金属价格。考虑到华南地区在内地金属市场的广泛影响力及其与香港的地理、经济紧密联系,可以预见中国香港金属价格将更好地反映下游需求。从大宗商品定价角度来看,中国香港的金属价格凭借其优势,未来在LME金属定价中的影响力可能会超出预期,为金属资源价格向消费市场靠近作出重要贡献。
国投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肖静补充道,LME在中国香港设库将极大提升中国贸易商或符合注册品牌条件的大型炼厂直接参与伦敦金属交割的便利度。此举将促进有色金属内外实物贸易的物流往来,成为国内有色企业进一步熟悉LME交割规则及仓储制度的重要窗口。期货仓储的便利性得到大幅提升,也将推动国内物流仓储企业与国际同行的竞争,长远来看将有助于我国仓储物流服务向国际最高水平看齐。
对市场参与者而言,王云飞认为中国香港交割地点的设立将市场定价和实际需求两端几乎完全弥合,交易中的基差风险将大幅减少,有利于市场参与者更好地进行套保及套利交易。李学智则认为,对进出口贸易企业来说,此次调整将使得进出口贸易更加快速便捷且具备更高的贸易安全性;对跨市场套利交易而言,便捷畅通的物流将使得偏离的内外比价更容易回归。
李学智还建议,境内期货交易所可以积极开拓境外交割仓储基地,特别是原油、低硫燃料油、20号胶、国际铜等国际化品种,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贸易需求。王云飞则提出,内地市场一方面应积极参与相关交割库建设以及内外市场交易,尽早适应金属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观察中国香港金属市场变动,为金属价格国际化做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LME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市场透明度。自2024年2月10日起,LME将要求注册的仓库每日报告金属的非注册仓单库存情况,这将极大增强市场仓储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目前该信息为每月报送一次且暂为非强制。同时,国内有色金属期货仓储数据目前仍为期货仓单一日一报,注册仓库整体库存数据每周一报。未来有色金属仓储数据信息在境内、境外的公允性和可靠性将进一步提高。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