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周一呈现分化格局,黑色链商品受宏观面和产业面利多提振大幅走高,而国际油价开盘大跌拖累油品板块全线回落。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微涨,建材板块走强,双焦、玻璃等品种涨幅显著。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8日电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在10月28日周一出现了显著的分化格局,犹如“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受宏观面和产业面的利多因素影响,黑色链商品大幅上扬,其中双焦(焦炭和焦煤)、铁矿、钢材等热门品种收盘时均实现了超过2%的涨幅。焦炭、玻璃等建材板块品种更是表现抢眼,涨幅超过4%。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在电子盘开盘时大幅下跌,这一利空因素直接拖累了国内油品板块,导致高低硫燃料油、SC原油等品种收盘时跌幅均在2%以上。

在板块强弱分化明显的背景下,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在当天下午收盘时收报1429.07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5.32点,涨幅达到0.37%。同时,中证商品期货指数也上涨7.29点,涨幅同样为0.37%。

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受政策强预期的提振,建材系商品在28日全线走高。焦炭、玻璃、焦煤等主力合约涨幅显著,其中焦炭、玻璃涨超4%,螺纹钢、热卷、铁矿石、锰硅等也均涨超2%。这一轮上涨行情的背后,是宏观氛围偏暖以及建材品种基本面边际转好的双重支撑。

宏观方面,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中国将继续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稳定房地产市场、提高重点群体收入、保障民生、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这些措施有望通过政府支出撬动社会投资、刺激消费,从而增加有效需求。此外,近期会议密集,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建材系品种因此持续反弹。

从黑色链商品基本面来看,焦炭方面,钢厂的利润目前仍旧较好,高炉开工率以及铁水产量继续回升,对焦炭的现实需求有较好的支撑。焦煤方面,虽然焦炭第一轮提降落地后焦化企业推迟焦煤采购,但焦煤的库存水平处于中性偏高的位置,因此焦煤供需格局对盘面支撑较为有限。总体而言,短期宏观预期主导盘面,双焦走势大概率维持偏强震荡格局。

玻璃产业方面,近期玻璃产销数据持续好转,叠加供给端冷修产线增多,玻璃现货价格不断上涨。据中辉期货分析,临近月末,多条玻璃产线进行放水冷修,供应端仍有下滑空间,需求受赶工影响有所改善,市场产销表现好转,库存继续下降。在房地产政策转向提振市场信心的背景下,短期玻璃价格有望延续反弹。

与国际油价开盘重挫相对应的是,国内油品、植物油等品种全线下跌。其中LU、燃料油、SC原油分别收跌3.60%、2.90%和2.48%,领跌商品市场。中东局势降温以及原油市场基本面供应增加、需求下滑的现实令油价重回弱势。在此背景下,SC原油日内大跌超2%,盘中刷新月内新低。LU更是收跌至4000元/吨关口下方,基本回吐上周涨幅。

受油价走弱拖累,上周表现强势的植物油也悉数回调。尽管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下滑和出口增长,叠加印尼的B40政策令上周棕榈油强势走高,但作为与原油关系最紧密的农产品之一,国际油价的大跌通过生物柴油市场间接对植物油形成拖累。同时,马来西亚提高11月毛棕榈油出口税也令市场担忧棕榈油出口需求或受影响。在此背景下,棕榈油、豆油、菜油悉数回调。

其他品种方面,生猪日内低开震荡,盘中低点逼近15000元/吨关口,终盘收跌1.05%。沥青、液化石油气也在油价回落的拖累下双双跌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