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起草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为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起草了《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规范交易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2024年1月17日,为深入贯彻执行《期货和衍生品法》及《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47号)的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针对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出台了新举措。证监会起草了《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旨在加强监管力度,规范程序化交易行为,确保期货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从起草背景来看,程序化交易依据交易频率的不同,被细分为高频交易和中低频交易。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频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为应对这一趋势,《期货和衍生品法》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下达交易指令的程序化交易,需遵循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并向期货交易场所报告,且不得干扰期货交易场所的系统安全或正常交易秩序。
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的监管工作,并已实施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建立程序化交易报备制度、实施申报收费制度、完善监测监控指标体系以及加强异常交易行为管理等。在总结前期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证监会遵循“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的原则,研究制定了《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聚焦于强化监管、防范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对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实施全过程监管。具体内容包括:明确程序化交易的定义和总体要求;规定程序化交易报告的具体要求;加强系统接入管理;强化主机托管与席位管理;明确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规定监督管理的具体安排;以及明确对相关主体的适用规则。
证监会表示,将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对《管理规定》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履行相关程序后正式发布实施,以期达到更好的监管效果。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