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钢市破局静待政策新动向
AI导读:
当前钢铁市场面临淡季效应,钢厂生产趋弱,需求疲软,叠加成本下行拖累,钢价承压。未来钢市破局将取决于政策端的再度发力。
未来钢市破局静待政策新动向
当前,钢铁市场正面临淡季效应的深刻影响。一方面,随着春节的临近,钢厂生产活动减弱,低供应格局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需求维持疲软,同时原料成本下行带来的压力,使得钢价面临双重压力。
新年初始,螺纹钢期货和现货价格均承受下行压力,主力合约价格跌破前期的震荡区间,触及3184元/吨的低点,与前期的高点相比,跌幅达到7.89%。现货市场同样呈现下行趋势,华东地区的跌幅在100至170元/吨之间。在这一阶段,由于国内政策处于相对真空期,钢铁市场的主导逻辑回归到基本面,而螺纹钢的基本面在淡季中显得尤为脆弱,原料成本的下行压力加剧了钢价的下跌。
供需双弱格局延续
螺纹钢市场供需两端均呈现出疲弱态势。随着春节的临近,钢厂生产活动逐渐减少,螺纹钢产量持续下降。最新数据显示,周产量为199.41万吨,与去年10月中旬的高点相比,累计下降了26.60%,供应收缩显著。与此同时,当前产量已降至近年来同期的最低水平,与去年农历同期相比,下降了12.11%。此外,短流程钢厂将在春节前后陆续停产,预计后续产量将继续减少,螺纹钢供应将持续收缩。
然而,低供应并未带来钢市基本面的改善。由于螺纹钢需求在淡季中明显减弱,高频需求指标均大幅下滑。截至1月10日当周,螺纹钢周度表观需求为190.05万吨,与去年10月中旬的高点相比,累计下降了26.29%。同时,全国贸易商建筑钢材的日成交量也大幅下降,1月均值为9.02万吨,环比和同比降幅分别为18.52%和10.93%,季节性走弱特征明显。此外,混凝土发运量和水泥出库量的最新值也较去年农历同期大幅下降,进一步证实了建材需求的疲软。
尽管当前钢市处于传统淡季,基本面弱势格局延续,钢价短期承压。但考虑到国内稳增长意愿强烈,随着后续政策的逐步落地和钢市基本面的好转,特别是在低库存格局下,钢价有望迎来更大的上行弹性。
成本下行压力凸显
自2024年11月中旬以来,钢厂生产活动逐渐减弱,钢材供应持续收缩。截至1月10日当周,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分别下降了5.26个百分点和4.34%,日均铁水产量也相应下降了4.90%。与此同时,原料供应则相对稳定,炼焦煤矿山的产能利用率和独立焦化厂的焦炭日均产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然而,在供强需弱的局面下,原料基本面呈现出弱势格局,多数品种库存从高位攀升,而钢厂补库的力度也有限。
因此,原料价格承压下行,尤其是焦炭和焦煤的表现最为疲软,钢材成本也随之下降。截至1月13日,华东地区铁水成本高位回落近100元/吨,而废钢价格近期也快速下跌了130元/吨。现阶段,淡季钢厂的盈利状况并未改善,部分钢厂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同时,钢材贸易商的冬储意愿有限,短期内钢厂复产的动能不强。因此,预计原料价格将继续承压并拖累钢价。
综上所述,淡季钢厂生产趋弱、低供应格局延续、需求疲软以及成本下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钢价仍将承压。在现实逻辑的主导下,预计钢价将继续呈现震荡偏弱的态势。未来钢市的破局将取决于政策端的再度发力。
(作者单位:宝城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