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进展,锂矿资源量大幅提升,排名从全球第六升至第二。这有利于减少对进口锂矿的依赖,确保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有稳定的锂资源供应,同时加强国内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提高自主可控性。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进展,锂矿资源量占比从全球6%跃升至16.5%,排名从第六升至第二,显著改变了全球锂资源版图。据USGS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锂资源量约为680万金属吨,居全球第六位。但经过最新勘探,我国锂资源量大幅提升,南美三国和美国的传统优势受到挑战。

我国锂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四川锂辉石、江西锂云母以及青海西藏的盐湖。尽管资源丰富,但资源禀赋不佳导致开发成本高昂,进度缓慢。然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和消费国,涵盖了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加工和终端生产能力全球领先。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出货量均占全球60%以上,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产能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然而,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仍高达59%,锂资源地位与锂电强国地位严重不匹配。

此次锂矿资源量占比提升,对提升我国锂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丰富的锂资源可减少对进口锂矿的依赖,确保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有稳定的锂资源供应。同时,加强国内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有助于完善产业链,提高自主可控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国信期货分析师指出,随着锂资源储量的增加,中国有望推动更多战略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通过加强与其他锂矿资源国的合作,提升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推动全球锂供应体系稳定化。此外,推动锂电池回收和资源再利用技术创新,也能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对新矿资源的依赖。

尽管锂资源量扩充有利于巩固我国锂资源大国地位,但短期内难以对碳酸锂供需格局及价格产生较大影响。锂资源开发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矿石种类和品位对成本影响最大。从资源开发角度来看,成本是企业最重视的方面。因此,锂矿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

从盘面上来看,该消息对碳酸锂期货并未造成过多影响。数据显示,1月10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报收77920元/吨,与7月8日相比略有下降。从基本面来看,1月份以来,碳酸锂整体呈现供需双降态势。供应端受春节检修计划影响,产量连续三周下降;需求端则因下游材料厂备库进入尾声而呈现环比下降态势。

从库存来看,由于短期供需处于较为均衡的水平,当前碳酸锂库存变动幅度有限。展望后市,分析师认为短期碳酸锂期货价格或将维持震荡格局。一季度电池厂排产处于较高水平,现货需求不错,但高库存也会对价格上涨形成一定压制。因此,盘面上下均存在压力,走势以震荡为主。

随着节假日临近,碳酸锂期货价格或呈现区间震荡态势。一季度若锂价走弱,将导致盐厂春节后复工意愿减弱,去年初现货偏紧局面易重现。因此,下游企业在价格低位备货意愿较高,而上游企业挺价坚决。节后需重点关注需求的兑现程度和延续性,以及海内外锂矿企业季报披露的生产经营规划。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内容有删减,以符合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