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白糖价格突破6000元/吨大关,受泰国糖浆进口受限和巴西减产影响,白糖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预计价格将震荡偏强。

2024年10月至12月期间,郑糖2501主力合约在5800-6000元/吨的价格区间内经历了近两个月的震荡整理。12月,受宏观利好消息及进口政策调整的提振,该合约在11月29日成功突破6000元/吨大关,日内价格波动显著加剧。近日,随着消息的进一步落实,糖价更是连续三日上涨,即将挑战6200元/吨的高位。

一、泰国糖浆质量安全评估整改,进口势头受挫

自2020年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以来,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泰国和越南的糖浆进口享受零关税待遇。因此,近两三年来,糖浆进口量急剧增加,对原糖进口造成了极大的替代效应。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我国共进口糖浆196万吨,其中约95%来自泰国。

11月中旬,市场传出将对泰国糖浆及预混粉进口进行食品安全调查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和反应,成为糖价震荡后突破方向的关键因素。12月10日,海关总署食安局正式发出《关于暂停泰国糖类企业部分产品输华的函》,宣布将启动对泰国部分糖类(糖浆及预混粉)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和审查程序。在评估审查完成并确认风险消除前,暂停接受此类产品的在华注册。尽管此类安全审核并不罕见,但此次事件对糖浆进口市场产生了直接影响。

由于泰国糖浆仍存在于国际市场中,其存在不影响全球糖类供需平衡。无法进入中国市场的糖浆可能转为库存或流向其他市场。因此,该公告的发布最直接的影响是内外价差的迅速回归。据钢联数据显示,自11月中旬至12月10日,配额外进口亏损已缩小200元/吨,但仍亏损数百元。预计后续亏损将进一步缩小,甚至可能达到配额外仍有利润的水平。

对于国内糖价的后续走势,一方面取决于该安全评估审查的持续时间;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内外价差是否会迅速回归到配额外进口有利润的水平,从而促使原糖进口重新替代糖浆进口。若审查时间较短,短期内国内新糖上市将保障供应;但若时间较长,则可能有效推动短期糖价上涨。

二、新季供需双旺,25/26年度种植面积预估扩大

根据10月至12月的初步调研结果,24/25年度国内白糖预计将迎来丰收,整体产量预估在1030-1080万吨之间。丰收的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的扩大,但单产不及去年同期。其中,产糖大省广西(产量占比约60%)自10月以来一直缺乏明显降水,可能导致单产受到影响。若长期干旱持续到次年1、2月,将进一步影响下一年度树根类甘蔗的产量。因此,不排除产量仍有大幅调整的可能性。在过往历史中,由于产糖率和天气变化的影响,产量曾出现过百万吨级别以上的调整。此外,据了解,2025/26年度甘蔗面积扩大的可能性较高。

根据沐甜科技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已生产食糖136.79万吨,同比增加48.16万吨,增幅达54.34%;累计销售食糖60.9万吨,同比增加29.22万吨,增幅92.23%;累计销糖率为44.52%,同比加快8.78%。当前市场供需两旺,交易频繁。

三、巴西新季减产,第一季度库存紧张

受极端天气影响,巴西24/25年度的产量从上年的4400万吨降低至3850-4000万吨。这一减产趋势在10月至12月期间不断得到各类消息的证实。根据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对24位分析师的调查显示,巴西中南部地区11月下半月的糖产量预计为79.3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3.7%。同时,11月下半月甘蔗加工量的估计范围在877万至1880万吨之间,平均压榨量估计为154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5.5%。用于生产糖的甘蔗比例预计为42.31%,低于去年的46.54%。根据产量和出口量分析,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的白糖库存将非常价格的紧张变动,是否并会对可能甘蔗刺激产国际糖价重启涨势。后续将关注印度的增产以及能源糖比例产生影响。

总结而言,白糖价格在经历长期震荡后终于向上突破。泰国糖浆及预混粉的安全评估审核有效遏制了国内糖浆进口的高速增长势头,对短期供需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预计郑糖2501价格将呈现震荡偏强的走势。然而,由于01合约已进入交割前一个月,即将面临保证金提高的情况,投资者可考虑逢低买入2505合约或进行买内空外的套利操作。

(文章来源:广州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