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进口量下滑,市场波动加剧
AI导读:
近期我国甲醇进口量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伊朗装置停车及汇率变动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市场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整体呈现出进口量下降、进口利润减少、港口库存高的特点。未来甲醇市场波动或将加剧。
近期,我国甲醇进口市场呈现出显著的下滑趋势。
据期货日报记者报道,10月和11月初,我国甲醇月均进口量约为130万吨。然而,到了11月底,进口量显著减少,其中伊朗装船量预计下降至70万吨左右,12月全国进口量预计为105万吨,与前两个月相比,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此次甲醇进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伊朗装置的停车。永安期货分析师周禹通指出,目前伊朗装置轮流停车,开工率较低,限气时间较去年提前,这是由于燃料短缺和电力紧张所致。此外,国内港口甲醇库存较高,进口利润较低,也导致伊朗装置的开工意愿下降,从而减少了发货量。
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持续贬值也增加了甲醇的进口成本,导致进口利润进一步恶化。国信期货分析师郑淅予表示,国际贸易商更倾向于将紧张的货源运往高价区域进行套利,因此运至中国的货源大幅减少。
回顾今年,甲醇市场整体呈现出进口量下降、进口利润减少、港口库存高的特点。数据显示,1至10月,我国甲醇累计进口量为1129.02万吨,其中10月份进口量为122.72万吨,环比下降1.73%,同比下降6.02%。此外,上半年进口利润为56元/吨,但下半年大部分时间进口利润出现倒挂,年内平均进口利润为-12元/吨。
华融融达期货分析师彭杰斌认为,目前国内甲醇进口市场受到天气、地缘政治、装置运行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国际甲醇装置检修频繁、伊朗冬季限气预期以及国内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进口量的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球甲醇的货源流向也发生了变化。据郑淅予介绍,2024年全球甲醇产能将持续扩张,但各区域供需结构发生变化,全球整体货源流向调整后再次达到平衡。由于欧洲自身供应缩减情况愈发明显,甲醇价格维持高位,国际甲醇厂商更倾向于向欧洲套利,对中国的供应意愿下降。
彭杰斌指出,甲醇进口缩量的原因更为复杂,可能是地缘冲突、海外装置运行状况及国内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进口持续缩量,中国港口甲醇库存较往年大幅下降,年均值仅为85万吨,较2023年库存水平下降7.3%。
进口甲醇缩量对港口市场产生了冲击,当前港口总库存为120.05万吨,同比增加23.38万吨。然而,进口缩量也有助于港口去库,并可能助推价格上行。这将影响国内甲醇企业的生产决策,如增加国内甲醇的生产量以弥补供应缺口。
周禹通认为,若后期港口库存降至低位,甲醇估值将有所抬升,价格将呈现震荡偏强的走势。郑淅予也指出,当前内地代表企业的甲醇库存同样不高,且新增宝丰烯烃装置仍有外采需求,内地市场价格重心走高,对港口价格同样有一定支撑。
然而,投资者也需注意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的风险。彭杰斌提醒,国内甲醇供应压力持续增加可能导致价格承压,而下游需求改善有限尤其是传统消费领域表现乏力可能削弱价格支撑。若后市去库力度不及预期,可能增加甲醇价格下行的压力。
展望未来,周禹通表示短期看来甲醇进口量将下降,但长期看来随着非伊装置检修回归和限气季节过去进口量反而存在回升的可能。郑淅予则认为从估值角度来看煤价冬季存在一定支撑国际甲醇供应量下降甲醇价格重心或将上移。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