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12日中美经贸会谈后,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明显走跌,长端国债期货跌幅大于短端。分析师指出,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导致长端国债避险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同时,央行降准降息措施影响市场资金面,短端国债利多影响明确。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债市场动向及国内政策变化。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宣布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受此影响,不同期限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在临近收盘时明显走跌,其中长端国债期货跌幅尤为显著。30年期国债期货(TL)主力合约收跌1.31%,而2年期国债期货(TS)主力合约仅收跌0.08%。

海通期货国债分析师纪丫指出,长端国债收益率通常反映市场对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进展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导致长端国债避险需求下降,价格跌幅较大。相比之下,短端国债更多受资金利率影响。

银河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沈忱表示,近期央行出台降准、降息等措施,显示政策宽松正处于执行阶段。受此影响,市场资金面回落趋势明显,DR001、DR007已分别下行至1.4%、1.5%附近,这对短端国债构成利多影响。中美联合声明发布后,短端国债期货表现相对坚韧,而长端国债期货则出现显著调整。

纪丫认为,短期利空因素可能主导债市走势。中美关税风险缓和及全球地缘风险降温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对债市多头情绪构成压制。尽管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可能缓解进口商品价格压力,但若美国经济数据强劲,市场可能重新计价通胀风险,推动长端收益率上行。

沈忱指出,当前债市趋势性转熊的概率较低。一方面,基本面不确定性尚未完全消除,国内通胀仍处于低位;另一方面,市场资金面宽松趋势明确,资金价格已大幅回落。消息面冲击结束后,债市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基本面和资金面的边际变化。

此外,央行降息后,长端国债收益率与政策利率利差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央行通过结构性工具促进“宽信用”的政策取向明确,同时继续关注长端国债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可能导致长端国债阶段性承压。

纪丫提醒投资者,目前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债市提供支撑。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债市场动向及国内政策边际变化,长端国债或面临阶段性压力,而短端国债在利率预期稳定的背景下更具防御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