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宣布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利率债市场走强,国债期货全线上涨。此次操作实现了630亿元的净投放,体现了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趋势。债市在连续下跌后有所企稳,后续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调整,对债市构成利好。

【深圳商报讯】(记者陈燕青)3月25日,在央行宣布开展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后,利率债市场走强。国债期货全线上涨,截至收盘,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49%,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13%,5年期和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也分别实现了小幅上涨。

央行24日下午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满足不同参与机构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MLF操作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的新方式。

25日,央行实际开展了4500亿元的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鉴于本月MLF到期量为3870亿元,此次操作实现了630亿元的净投放,这也是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净投放。市场人士认为,此次MLF净投放体现了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趋势。

东部一家券商的固收分析师指出,MLF操作改为多重价位中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淡出,也预示着央行对政策利率体系的调整进入新阶段。多重价位中标能更好地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有助于降低MLF资金成本,缓解银行的净息差压力。

近期,债市在连续下跌后有所企稳。上周,债市出现了久违的好转迹象,尽管市场波动剧烈,但10年期国债和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均较前一周有所下行,意味着债市有所反弹。

展望后市,国泰基金认为,后续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调整,对债市构成利好。资金利率作为债市的核心矛盾,若央行态度变化,即便PMI上行,对债市影响也有限。国债收益率曲线已回归至去年12月初水平,债券利率难以长期偏离贷款利率走势。

长城基金则表示,债市长端利率受期限利差过窄和权益风险偏好恢复压制,快速下行后长端大幅下行空间有限,预计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震荡。需密切跟踪经济高频数据,若基本面复苏趋势边际变缓,长端利率交易机会窗口期仍在。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