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碳酸锂价格齐创新低,供需失衡成主因
AI导读:
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工业硅和碳酸锂价格本周创下上市以来新低。工业硅期货连续4年下跌,年内跌幅达28%;碳酸锂期货也创下新低,离跌破6万元大关仅一步之遥。新能源产业链供需关系恶化,市场看空情绪笼罩。
在供需失衡、市场看空情绪笼罩的背景下,备受关注的锂价和硅价本周双双创下上市以来新低,引发了广泛关注。
5月23日,工业硅主力合约跌破7800元/吨,最低触及7795元/吨。自2022年上市以来,工业硅期货连续4年下跌,今年更是加速下滑,年内跌幅已达28%。
碳酸锂期货在本周二也创下了上市以来新低,最低价格达到了60280元/吨,离跌破6万元大关仅一步之遥,随后虽有所反弹,但仍处于低位。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关键材料,工业硅和碳酸锂的价格共振下跌,直接反映了光伏和锂电产业链供需关系的严重恶化。
工业硅期货自上市以来,价格一直呈下跌趋势。今年以来,跌幅更是加剧。5月23日,工业硅主力合约跌破7800元/吨,创下上市新低,年内跌幅已达28%。作为太阳能光伏板的核心原料,工业硅价格自上市之初的高位已下跌近60%。
国投期货分析指出,工业硅期货接近历史现货价格水平,现货方面价格持稳。供应端方面,新疆大厂计划复产,四川产区硅厂也计划复产,预期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社会库存总量高达58.2万吨,主需求疲软,工业硅各产区开工复苏迹象明显,预计短期走势维持低位震荡,但下行趋势难以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工业硅价格持续走低,但供应端并未明显收缩,部分硅厂仍在维持生产,市场库存压力持续增加。工业硅的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如多晶硅、有机硅等产业,均面临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
一德期货也表示,工业硅社会库存去化较慢,高库存压力持续存在。后续随着大厂复产及西南增量,预计5月份去库困难,甚至可能再次小幅垒库。供需格局缺乏向上驱动力,市场交易逻辑未变,整体仍维持空配思路。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工业硅产量预计将达到536.1万吨,相比2023年增长42.76%,产能持续扩张,供需失衡问题愈发凸显。
碳酸锂市场也同样面临供需过剩的难题。2021年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光伏产业和锂电领域,产能大幅增加,市场供应充足,锂价从高位持续下跌。
本周二,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创下上市以来新低,最低价格达到60280元/吨。截至5月23日收盘,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65%,报60960元/吨。
国投期货指出,碳酸锂市场总体库存偏高,中间环节积极去库,下游补库意愿差,上游被动补库,市场心态差异显著。澳矿报价持续下跌,迟迟未见减产,多头信心不足。中游产量基本持稳,供需改善仍需等待。
随着锂价的持续下跌,产业链上游企业压力增大,不少锂矿企业陷入巨额亏损,部分锂盐厂也宣布减产。据Mysteel消息,某锂盐厂预计停产检修4个月,预计每月影响锂盐产量约1500吨。
南华期货分析指出,该厂停产对市场供需格局影响有限,市场成交一般,基本面依旧偏弱。当前锂矿供应持续增加,市场成交冷清,锂矿与锂盐库存双高,去库存进程缓慢。需求端采购意愿较弱,整体需求以长协客供和刚性补货为主。
南华期货预计,二季度碳酸锂供应过剩局面不会改变,锂矿与锂盐库存双高,锂盐产能出清压力逐渐向矿端传导,矿价松动将导致成本端继续下移,后续需关注锂矿与锂盐的螺旋式下跌以及供给端企业的异动。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关键词:工业硅、碳酸锂、供需失衡、价格下跌)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