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多晶硅价格环比下降,硅片价格承压下行,市场情绪消极。光伏产业链下游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多晶硅企业不愿让价成交。行业开工率降低,未来价格走势仍不容乐观。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业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周棒状硅企业罕见地未出现成交,而在此前一周,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3.92万元/吨,环比下降2.73%。至于N型颗粒硅,本周成交均价为3.60万元/吨,环比下降2.70%。

  硅业分会指出,目前,下游基本已经没有集中采购,多为按照生产节奏择期少量补库。光伏产业链下游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导致下游企业对原料成本控制越发严格,多晶硅预期采购价格一降再降,亏损已达到绝大多数多晶硅企业无法接受的程度,因此多晶硅企业不愿让价成交。

  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认为,短期4至5月拉晶厂家将以消化库存为主,增加谈判筹码。中小拉晶厂家库存有限,4月底已有少量签单,但不足以影响市场整体价格,大宗成交仍取决于大型厂家博弈,预计博弈结果将在5月上旬揭晓。

  “面对极端市场行情,部分多晶硅企业考虑将三季度集中检修提前至二季度,或根据签单情况临时调整开工负荷。”硅业分会预测,5月国内多晶硅产量将减少至约9.6万吨,环比下降约3%,在产企业数量或将在二季度缩减至10家左右。

  同时,硅片价格本周继续下跌,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跌至1.01元/片,环比跌幅9.82%;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跌至1.12元/片,环比跌幅13.85%;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跌至1.35元/片,环比跌幅7.53%。

  本周市场情绪消极,终端需求明显回落,组件、电池价格下行,硅片市场买卖双方博弈加剧,价格继续下跌。五一假期后,硅片企业在成本压力下挺价意愿较强,但终端需求减弱预期下,下游压价采购较多,硅片价格继续下跌,N型硅片价格大幅下行。

  硅片行业开工率因行情偏弱而降低,本周行业整体开工率在55%—58%,一线企业开工率维持在56%和58%,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在60%—8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在55%—80%之间。

  展望后市,硅业分会认为,终端需求疲弱局面暂未好转,电池、组件价格仍有下探趋势。若电池、组件价格能维稳,硅片价格有望止跌。若继续下行,硅片市场价格大概率延续下行走势,但下跌空间不会太大。

  InfoLink观察显示,183N硅片低价成交已触及0.98元/片,市场重心进一步下滑。210RN成交价集中在1.15元—1.18元/W区间,节后以1.15元/W成交为主。210N价格虽暂时抗跌,但已有低于1.35元/W的报价,买方议价空间扩大。

  InfoLink判断,尽管节后硅片价格跌幅暂时收敛,但需求迟滞、电池跌价未止,短期硅片价格仍不容乐观。

  电池片环节,183N、210RN、210N电池片本周均价分别下跌至0.265元/W。五一假期后,仅少数厂家下调5月电池片排产,其余多数厂家观望,排产维持4月水平。上游硅片跌价与终端需求衰退导致电池片价格持续下行,电池与组件环节价格博弈激烈。

  InfoLink表示,即便当前价格已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在供需失衡严重的情形下,5月价格仍有持续下探的可能,如果5月电池片排产不进行下调,价格走势可能将跌破2024年下半年的价格低点。

  组件环节,五一节后成交量较少,终端观望情绪较重。531抢装不明显,主要由前期遗留项目拉动,部分项目受收益率影响拉货速度较慢,下半年仍主要看大基地项目进度。

  近期厂家商谈多有赠送让价条款,TOPCon新单实际价格已降至0.65元—0.66元/W,部分中小厂家价格更低,但前期主流交付价格仍在0.68元—0.70元/W左右。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