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期货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供需关系逐步改善
AI导读:
多晶硅期货上市以来维持偏强震荡,成交量和持仓量偏低显示市场观望。供应方面,产能与产量增速背离,行业亏损,远月供应压力大。需求方面,硅片和电池片产量下降,光伏产业链减产,供需关系改善。政策调控影响装机节奏,终端需求节奏变化将向上游传导。整体来看,多晶硅价格先扬后抑,后市需等待终端需求改善。
多晶硅期货自上市以来,整体维持偏强震荡格局。然而,其成交量和持仓量相对偏低,反映出市场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一现象与现货价格自2024年6月起持续在成本位附近僵持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基本面剖析,探寻影响多晶硅期货价格的关键因素。
远月供应压力犹存
多晶硅产能与产量增速出现背离,行业步入亏损阶段。2024年,多晶硅产量达281.30万吨,同比增长24.88%。尽管3月产量攀升至19万吨的高点,但4月价格跌破40000元/吨,导致全行业亏损。供应端因此受到负反馈,12月产量仅为9.68万吨。不过,全年产量仍高达179.27万吨,同比增长28.15%,增速高于产能。
多晶硅短期供应预计维持低位,但远月供应压力较大。2025年1月产量为9.67万吨,环比下降6.84%。主要产量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占总产量的87.98%。装置产能在1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开工率为38.11%,略有下降。春节后,企业暂无复产计划,预计2月产量环比下降约3%。一季度累计产量预计同比下降44.06%。然而,多晶硅新建产能达92.5万吨,预计2025年投产概率较大的装置有52.5万吨。
四川和云南两产区在丰水季的月度供应潜力均超2万吨。潜在供应释放后,多晶硅全年产量或维持在180万吨左右,但合理预估在140万吨,整体增量有限。
终端需求提前释放
需求端负反馈导致硅片和电池片产量下降。2024年,硅片和电池片产能分别为1112GW和1096.15GW,同比分别增长38.38%和13.68%。但产量增速明显低于产能增速。此外,180万吨多晶硅产量可满足下游超650GW的需求量。光伏产业链均处于减产阶段,供需关系逐渐改善,将推动产业链主动去库存。
终端需求总量增速预计放缓,但政策调控将影响装机节奏。202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77.97GW,同比增长28%。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通知,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这将促使市场加快装机量与发电项目运营。终端需求节奏变化虽不影响总量增速,但全年装机节奏将受影响,上半年需求前置释放的利好将向产业链上游传导。
库存方面,2月第2周,工业硅期现库存达72万吨,多晶硅现货库存为27.13万吨,硅片库存为21.8GW,电池片库存为20.53GW。总体来看,春节长假减缓了产业链交投速度,节后下游需求复苏,供需关系逐步改善。
综上所述,在成本支撑和企业主动减产夯实价格底部的同时,多晶硅价格总体保持先扬后抑节奏。后市若要进一步打开上方空间,还需等待终端需求改善的利好向上游传导。(作者单位:建信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