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在建筑机器人等领域实现首批批量应用
AI导读:
5月27日,合源锂创正式向建筑机器人企业金皇冠智能科技交付首批固态动力电池包,标志着固态电池在建筑机器人领域的首次批量应用。多家企业正通过聚焦多元化细分场景,抢先实现小批量交付,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华泰证券预计,到2025年,半固态电池将实现批量交付,全固态电池方案的开发也将加速。
5月27日,合源锂创(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向建筑机器人企业金皇冠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交付了首批建筑机器人的固态动力电池包,标志着固态电池在建筑机器人领域的首次批量应用。这一创新举措展示了固态电池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尽管固态及半固态电池在主流电动汽车市场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挑战,但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它们已在细分市场找到了早期立足点。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院相关人士指出,固态电池正在这些领域展现其潜力。
多家企业,如合源锂创、苏州德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金龙羽集团,正通过聚焦无人机、eVTOL、机器人及储能等多元化细分场景,抢先实现小批量交付,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合源锂创提供的350Wh/kg系列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接近传统锂电的两倍,极大减轻了电池包重量。
在无人机和eVTOL领域,长续航、轻量化、高倍率与绝对安全的动力电池是关键。已有部分企业实现了固态电池的小批量交付,满足了这些领域的核心需求。
金龙羽也发布公告称,其在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部分材料已向客户送样评测,并与客户签订了无人机用高能量密度固态电芯采购订单。
孚能科技则表示,其半固态电池产品已规模化出货,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在2022年实现装车,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30Wh/kg,预计将于今年量产。此外,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于今年底前向战略合作伙伴小批量交付。
固态电池在细分市场的成功交付是其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信号。尽管目前多为半固态或准固态,且规模较小,但这表明该技术正通过解决特定行业痛点来证明其价值和可行性。华泰证券预计,到2025年,半固态电池将实现批量交付,全固态电池方案的开发也将加速。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