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逼近6万元大关,锂企面临严峻挑战
AI导读:
碳酸锂吨价直逼6万元,期货现货市场均下跌。锂电行业经历两轮价格波动,供应端扩量与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供需不平衡。锂企面临亏损,盐湖提锂技术成本优势显现。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碳酸锂吨价已逼近6万元大关。现货市场方面,根据上海钢联最新数据,5月20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63350元/吨,较前一个工作日下调550元;期货市场方面,截至5月20日收盘,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07下跌0.88%,报收60860元/吨,再度刷新其上市以来的价格新低。
自2010年以来,锂电行业已经历了两轮较大的价格波动周期。第一轮波动发生在2015年至2019年,碳酸锂价格从4.2万元/吨的低点一路飙升至18万元/吨的高点,随后又跌至2019年底的4.8万元/吨。在这一周期内,碳酸锂的峰值价格是最低点的4倍多。
目前,锂电行业正处于自2020年以来的第二轮波动中。碳酸锂价格在2022年曾一度飙升至近60万元/吨,但随后经历剧烈震荡,现已回落至6万元/吨附近。
碳酸锂作为主要的锂盐产品之一,其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锂矿和盐湖卤水等。电池级碳酸锂是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广泛应用于磷酸铁锂、钴酸锂以及部分三元锂类正极材料的生产中。
业内通常认为,7万元/吨是碳酸锂加工企业的盈亏平衡线。然而,近期随着锂矿价格的持续下跌,虽然上游成本有所降低,但仍不足以弥补碳酸锂价格的跌幅。据富宝锂电统计,当前碳酸锂的价格已跌破外采矿以及部分成本较高的自有矿企业提锂的成本线。
富宝锂电锂产业研究员章奕指出,碳酸锂价格跌破盈亏平衡线后,锂盐厂商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能被迫减产或停产以减少亏损。
若价格持续下跌并长期处于底部震荡阶段,可能会导致中小型企业被淘汰,部分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将向低成本企业倾斜。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郑晓强认为,本轮碳酸锂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端持续扩量以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的持续性供需不平衡。
章奕也持相同观点,他指出2025年碳酸锂仍处于扩产能周期内,一季度锂资源新项目进展顺利,包括非洲Goulamina、卡玛蒂维、国内大红柳滩、阿根廷盐湖在内的新投产项目产能正在快速释放,导致碳酸锂供应量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下游需求受到前置消耗、政策驱动效果减弱、海外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锂电池企业库存压力增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碳酸锂的需求增速放缓。
章奕还指出,当前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趋势正在逐渐传导至矿端,导致锂矿价格出现松动,进一步弱化了碳酸锂的成本支撑。
展望未来,章奕表示,短期内矿价跌势仍将存在,产业链负反馈效应尚未结束。此外,据富宝资讯数据,碳酸锂社会总库存为12.29万吨,仍处于历史高位,且后续未有盐厂检修消息传出,碳酸锂价格可能继续受到矿价下跌、产能过剩和需求增速放缓的影响,维持低位震荡或进一步下跌。
长期来看,供给端资源充足,且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源开发效率的提高,碳酸锂的成本曲线可能进一步下移。然而,受全球锂资源开发进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和储能需求的影响,价格可能会呈现波动性。
郑晓强表示,根据现有项目进展情况来看,碳酸锂的供应端在近期内仍将维持宽松状态,在无重大矿山关停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至2026年碳酸锂市场仍将维持弱势格局,价格波动范围可能在5至8万元/吨之间。
同时他指出,碳酸锂价格的回暖需要从供需两端进行反馈:下游需求要有相对爆发性的增长,如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储能需求的大幅增加等;另外上游重要矿端有关停动作造成阶段供需错配,这样碳酸锂价格才有可能回暖。
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包括天齐锂业(002466.SZ)、赣锋锂业(002460.SZ)、盛新锂能(002240.SZ)在内的多家锂企去年净利润均出现亏损。然而布局具有低成本优势的盐湖提锂技术的盐湖股份(000792.SZ)和藏格矿业(000408.SZ)却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实现了盈利。
盐湖提锂的成本约在3万至5万元/吨之间,低于锂辉石提锂的4万至8万元/吨以及优质及新建锂云母提锂的更高成本。
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天齐锂业的锂化合物及衍生品毛利率为35.21%,赣锋锂业的锂系列产品毛利率为10.47%,盛新锂能的锂产品毛利率仅为2.84%;而盐湖股份的锂产品毛利率为50.68%,藏格矿业的碳酸锂毛利率为45.44%。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