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后油脂市场走强,受棕榈油和大豆供给端约束影响。印尼生物柴油政策明朗,油脂偏紧格局有望改善。棕榈油和豆油供需分析显示,产量增幅不及需求,库存走低。当前交易重点为斋月题材和国内大豆到港情况。

 

春节后的油脂走强,一方面得益于棕榈油Q1供给端的约束,另一方面源于大豆Q1库存的持续下滑。印尼生物柴油政策预计2月将逐步明朗,油脂偏紧格局有望在4/5月得到明显改善。

全体油脂供给分析

图1 全油脂供需情况

数据来源:USDA,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全体油脂净库销比显示,产量增幅不及需求端增幅,库存再度走低,库销比降至12.6%。

供给方面,市场期待棕榈油恢复,但质疑印尼23/24年有棕榈油未计入产量。其他籽类油脂收获后调整空间有限。

需求方面,葵油减量明显,棕榈油增量来自食用和生物柴油,豆油增量则受美巴大豆产量增加及生物柴油政策推动。美国政策导向尚不明朗。

图2 含籽折油脂库销比月间调整

数据来源:USDA,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含籽折油脂自10月起持续下调,受美豆、菜籽产量预期下调影响。阿根廷和巴西南部近期降雨略有缓解,但阿根廷部分地区仍偏干,产量或继续下调。

棕榈油供需分析

图3 马来西亚月度累计产量

数据来源:MPOB,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1月MPOB报告显示,产量环比下降16.8%至123.7万吨,受季节性低产和洪涝灾害影响。斋月题材冲击及国内、产地库存低,支撑棕榈油行情。

棕榈油行情驱动包括Q1产量难恢复和印尼生物柴油政策变化。印尼B40政策有望逐步兑现,需月度数据支撑。

豆油供需分析

图4 国内大豆到港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公开信息整理,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图5 国内豆油库存情况

数据来源:钢联,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豆系交易核心在于2/3月大豆到港情况,呈现近紧远松格局。YP倒挂及大豆去库背景下,豆油行情值得期待。

阶段小结

油脂行情核心驱动在于棕榈油端,美豆油政策讨论逐渐淡出。当前交易重点为斋月题材和国内大豆到港情况。

(文章来源:中粮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