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养殖上市公司发布5月份生猪销售数据,显示生猪养殖端已连续12个月盈利。尽管销售有所下滑,但行业专家预计猪价波动不大。盈利情况将是今年行业最大看点,成本控制成为企业与养殖户维持生存、实现发展的核心手段。

  截至6月15日,多家养殖上市公司发布了5月份生猪销售数据,揭示了当前生猪养殖行业的盈利状况及市场趋势。

  其中,新希望5月份销售生猪133.39万头,环比下降16.42%,同比下降2.41%;温氏股份则销售生猪315.54万头,环比微降0.64%,同比大幅增长32.64%。尽管销售情况有所下滑,但生猪养殖端已连续12个月盈利,行业专家预计今年猪价波动不会太过明显,龙头企业仍将保持盈利状态。

  行业人士指出,随着气温升高,猪肉消费疲软,同时夏季生猪生长速度减慢,导致供需双双减少,猪价波动不大。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表示,今年前5个月,仔猪销售利润丰厚,养殖端主动减产的意向不强,产能去化缓慢。然而,饲料成本较2023年显著下降,使得生猪养殖自2024年4月以来始终处于盈利状态。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指出,尽管生猪养殖端因饲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实现连续盈利,但5月份以来盈利明显缩水。供应端能繁母猪存栏超正常保有量,中大猪出栏集中,叠加需求淡季及替代品分流,价格承压。行业或启动产能去化,但头部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仍可维持微利。

  分析师进一步分析,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依旧高于合理水平,生猪供应过剩,价格长期低迷,压缩了养殖户利润。大型养殖集团依靠规模化优势,在饲料采购上拥有更强议价能力,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并投入资金研发低蛋白日粮技术、引入智能化设备,优化养殖成本结构。而中小养殖户因规模限制,资金匮乏,在成本管控方面手段有限,处于竞争劣势。

  券商研报认为,今年猪价难以大幅波动,行业去产能难度较大。盈利情况将是今年行业最大看点,成本差异成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当前饲料成本下降已结束,养殖成本的下降将更加依赖于企业的养殖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关上市公司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新希望表示,公司战略目标是“修复增长”,重点关注“灵活经营、持续降本、提升人效”。温氏股份则指出,当前行业正由资本扩张转向成本竞争,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由价格博弈转向体系竞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