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后生猪市场冷清,供应大于需求导致生猪价格下降。三大上市生猪养殖企业披露2月销售简报,价格纷纷走低。市场分析师指出,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未来价格或面临压力,但3月底后可能出现反弹。

  春节过后的生猪市场颇为冷清。生猪市场供应过剩,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近日,三大上市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温氏股份(300498.SZ)陆续披露了2月的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其中,牧原股份合并披露1—2月的销售情况。生猪销售价格纷纷走低,市场供应大于需求。

  从价格来看,三大猪企的生猪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上升。牧原股份1—2月份的销售均价同比下降,环比上升。生猪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2月份的生猪市场仍处于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所以生猪价格环比1月份有所下滑。屠宰企业的屠宰量回升较慢,同时2月份是需求淡季,家庭需求主要在消化库存。今年需求端恢复速度较慢且低于市场预期。”卓创资讯生猪市场分析师范晴晴表示。

  生猪价格下行

  数据显示,三大猪企的生猪销售价格纷纷走低。牧原股份1—2月份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76元/公斤,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的2月份生猪销售均价分别为14.96元/公斤和14.64元/公斤。生猪价格整体呈现降涨降走势。

  范晴晴指出,2月初春节过后,养殖端出栏恢复正常,但需求端恢复缓慢,市场供大于求,猪价快速下行。中旬时,猪价偏低,补栏陆续进场,生猪价格止跌上涨。但下旬后,补栏热度降温,生猪需求疲软,价格再次下滑。

  “生猪价格下行主要由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导致。前期养殖利润较好,刺激养殖户大量补栏,生猪存栏量显著增加。春节后,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进入淡季,消费动力不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表示。

  生猪价格能否止跌反弹?范晴晴认为,2025年生猪供应更加宽松,价格面临压力。但3月底后可能出现反弹,8月后价格或再次下行。四季度天气转凉,生猪需求进入旺季,价格可能反弹。

  降本增效是关键

  在玉米豆粕价格反弹的背景下,生猪养殖企业面临双重挤压。范晴晴认为,原料供应端收紧导致价格上涨,但同比仍偏低。预计2025年生猪养殖能保持盈利,但利润空间较小。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生猪出栏量大概率同比提升,均价同比下行。但受饲料原料价格低位、养殖效率提升等支撑,优秀猪企成本优化速度提升,利润依旧可观。

  截至2025年1月,温氏股份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为6.4元—6.5元/斤,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3.1元/公斤左右,新希望的运营场线生产成本为13.5元/kg。三大猪企降本增效工作持续推进。

  “在生猪价格下行的背景下,猪企应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销售策略。此外,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提高抗风险能力。”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