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下跌趋势持续,企业降本增效成关键
AI导读:
春节后生猪市场冷清,生猪价格下跌趋势持续。三大上市生猪养殖企业披露2月销售简报,价格均走低。分析师指出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企业面临饲料价格上涨压力,降本增效成为关键。行业竞争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
春节过后的生猪市场颇为冷清,生猪价格呈现下行趋势。
近日,三大上市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温氏股份(300498.SZ)陆续披露了2月的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其中,牧原股份合并披露1—2月的销售情况,数据显示其销售均价同比下降。
从价格来看,三大猪企的生猪销售价格纷纷走低。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的2月生猪销售价格均环比下降、同比上升。业内分析师指出,2月份的生猪市场仍处于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因此价格环比1月份有所下滑。同时,2月份是需求淡季,家庭需求主要在消化库存,导致屠宰企业的屠宰量回升缓慢。
生猪价格下跌原因
数据显示,牧原股份1—2月份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76元/公斤,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的2月份生猪销售均价分别为14.96元/公斤和14.64元/公斤。分析师范晴晴表示,2月份生猪价格整体呈现降涨降走势,主要受供应大于需求影响。随着猪价到达偏低位置,补栏陆续进场,截留了部分猪源,使生猪价格呈现止跌上涨局面,但随后补栏热度降温,需求疲软,价格再次下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指出,生猪价格下跌主要由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导致。前期生猪养殖利润较好,刺激养殖户大量补栏,导致市场上猪肉供应充足甚至过剩。同时,春节等消费旺季过后,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进入阶段性淡季,消费动力不足。
展望未来,范晴晴认为,2025年的生猪市场均价环比2024年将下行,因为中大型养殖企业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意味着生猪供应将更加宽松。但预计3月底后可能会出现反弹情况,价格偏强的局面持续至8月后,或随着供应增加出现价格下行。在四季度,生猪需求将进入传统旺季,可能对价格带来支撑。
降本增效成关键
在近期玉米和豆粕价格反弹的背景下,生猪养殖企业面临双重挤压。然而,分析师认为,目前饲料价格同比仍处于偏低水平,且豆粕价格上涨属于短时影响。预计2025年整体的生猪养殖仍能保持盈利,但利润空间较小。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生猪出栏量大概率同比提升,意味着同期生猪均价同比下行。但受饲料原料价格均值低位、养殖效率提升等支撑,优秀猪企成本优化速度提升,利润将依旧可观。行业竞争已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
三大猪企仍在努力降本增效。牧原股份希望2025年可以阶段性达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温氏股份制定了2025年全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奋斗目标,新希望也表示将持续修复盈利水平。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建议,在生猪价格下行的背景下,猪企应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同时,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