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大商所原木期货上市给木材产业带来历史性变革,期货工具成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新武器。原木期货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大商所原木期货的上市,给我国木材产业带来了历史性变革。近日,期货日报记者参与了由大商所支持、中国木材和木制品流通协会组织的“中木协原木产业链调研”活动,深入日照等国内主要原木贸易加工区域。

调研发现,在房地产下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期货工具正成为木材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新“武器”。原木期货的推出,促使木材企业尝试新的贸易模式,不仅推动了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还加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产业现状:从“利润丰厚”到“保本经营”

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自1999年起开始原木作业,2009年原木吞吐量突破100万立方米,今年3月更是以83万立方米刷新单月吞吐量纪录。岚山作为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集散地,2021年月均到港量达60万立方米,但今年已减半至30万立方米左右,市场需求明显下降。

木材行业盈利状况同样严峻。湖北福汉木业期货业务负责人表示,十年前一船货能赚200万元,现在能不亏已是赢家。进口木材普遍面临“薄利多销”的局面,加工环节的利润率也大幅下降。

期货工具赋能:从“被动挨打”到“主动防御”

“原木期货上市后,我们可以进行套保,有了抵御风险的‘武器’。”福汉木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年进口俄罗斯锯材达200~300万立方米,原木期货上市后立即组建了专业团队,通过金融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日照冠通木业有限公司也积极参与原木期货交易,计划结合现货经营情况扩大套保规模。上海亿帆实业有限公司则通过卖出套保对冲风险,并计划尝试交割接货。

期现结合新生态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025年的中国原木市场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向期现结合的新业态发展,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

苏州佳树泰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计划尝试少量交割,日照临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大商所原木期货指定车板交割场所,正优化交割流程。随着企业参与原木期货市场,一个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形成。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原木期货的上市标志着我国木材产业进入金融赋能新阶段,将有效促进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