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原木进口情况及定价权分析
AI导读:
新西兰作为中国原木主要进口国,其发运情况与中国木材需求旺季对应。文章分析了新西兰原木发运、港口情况、下游深加工企业现状及原木定价权问题,指出新西兰原木供应链恢复,但下游企业利润微薄,定价权在外商手中。
一、原木发运情况
新西兰作为中国原木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每年向中国发运约1700万方原木,其发运淡季为12月至1月,自3月起逐渐恢复。中国木材需求旺季为3-4月和9-10月,与新西兰发运量恢复阶段对应。
中国木材需求旺季时,新西兰发运量也处于高峰,两者峰谷基本匹配。新西兰原木年发运量上限为3000万方,船期40天,一船约3.5万方。原木进口合同多为长协,每月签订一次。
加拿大、美国、日本一年出口到中国的原木货量总计约2100万方,其中加拿大与美国约220万方,日本约170万方。我国每月进口原木约50条船,以新西兰为主。
二、港口情况
原木露天储存,受湿度温度变化影响大,易开裂导致折价。我国原木进口港口包括岚山、太仓万方等,江苏地区港口进口量占比60%以上,山东地区占比30%。
江苏地区原木堆存主要在港内码头,统计较容易;山东地区堆存主要在第三方堆场,统计较难。我国原木社会库存量逐步攀升,截至3月初约350万方,预计3月底达400万方。
新西兰自2025年2月起恢复正常供应,整体发运量回归季节性旺季水平,按40天船期预测,3月份我国原木到港量仍将偏高。
三、下游深加工企业情况
不同针叶材各有优势,如白松用于桥梁,辐射松用于厂房建设。原木生产损耗约20%,工厂日均产量100方口料。
下游深加工企业利润微薄,上游价格调涨将影响其接货意愿和能力。现阶段终端订单不佳,企业多采取以销定产策略,2025年原木采购价格高于2024年,但木方销售价格低于2024年。
四、原木定价权问题
海外原木供应商分为三个等级,第一梯队包括PFP、AVA、FFP,月供货约45-51万立方米,但外商垄断程度下降,市场份额分散。
当我国原木需求爆发与国外供应紧张对应时,定价权在外商手中。疫情期间,我国需求增加,全球供应紧张,导致国内原木价格大幅上涨。新西兰外商报价以CIF为主,目前约120-125美金/立方米,折算进口成本约840元/立方米。
(文章来源:国元期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