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汕头澄海被誉为“玩具之都”,全球约三分之一塑料玩具产自这里。中美贸易摩擦导致澄海玩具企业面临库存压力,但企业积极应对,通过出口转内销等方式寻求突破,同时政府也提供支持帮助企业转型。

  汕头澄海,一个中国人或许不太熟悉的地名,但这里却是全球大约三分之一的塑料玩具的产地。自上世纪80年代起,澄海开始发展玩具产业,40年后的今天,这里已汇聚超过六万家大中小型玩具企业,形成了涵盖设计、模具、配件、生产到出口的一站式玩具产业链,被誉为“玩具之都”。

  冼超群是汕头澄海一家专营儿童泡泡玩具的出口贸易公司老板,年营业额超亿元。在中美日内瓦关税协议达成前夕,她带我们参观了积压货品的仓库。

  在外贸过程中,买卖双方常采用不同贸易方式,冼超群公司与美国客户多采用FOB离岸价格贸易方式,即中方负责将货品送至出货港口并完成出关手续,运输费用和国际税费由美国买方承担。

  冼超群自2015年创办泡泡玩具公司以来,迅速打入美国市场,最高峰时出口美国市场的玩具占比达50%。公司生产的儿童泡泡玩具持续供应美国几大知名商超。尽管美国政府不断提高关税,但商超仍迫切需求货品。

  冼超群表示,美国市场占公司营业额的34%,是重要且稳定的老客户。在中美贸易摩擦下,她同意减半利润。然而,关税的频繁变动导致新玩具命运未卜,生产线却不敢停止,以防工厂失去可持续生产的订单。

  澄海玩具以价廉质优、品类更新快和完善的产业链服务闻名,持续在国际市场保持优势。塑料玩具行业利润低,同质化严重,价格战频繁,多数企业以代工模式存在,对原材料成本价格波动极为敏感。

  王金荣是澄海一家拥有30多年历史的老牌工艺品制造工厂老板,产品全部销往欧美市场。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仓库货品积压,给库存带来巨大压力。工厂每天有200多位工人全力保障生产,同时仓储压力巨大。

  数据显示,全美近80%的玩具和90%的圣诞用品来自中国制造,澄海每年出口的玩具中有30%左右流向美国市场。

  4月份,美国政府曾一度将来自中国的部分产品关税提高至145%。然而,美国商超仍尽力与澄海玩具企业保持贸易往来。冼超群的公司收到客户邮件,要求更换价格签并继续发货。同时,其他国家的客户也希望低价收购滞销的美国订单。

  5月5日,芭比娃娃制造商美国美泰玩具公司表示,受关税影响将全面提高玩具价格。广交会数据显示,尽管面临贸易战,但成交额未下滑,反而增长。

  澄海玩具企业虽面临困难,但表现淡定。他们早已未雨绸缪,重新布局市场。虽然东南亚人工便宜,但产业链不完善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当中美贸易战关税飙升时,澄海玩具企业仍沉着应战。

  中美双方在日内瓦达成的关税协议暂缓了澄海外贸企业的困境,但此次关税风波给外贸企业敲响警钟。澄海玩具产业面临大的产业转型,谁能主动应变,谁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考虑到澄海大量玩具工厂此前只接触外贸生意,突如其来的贸易战迫使他们触及国内市场。为此,澄海市政府和玩具协会举办了出口转内销交流会,邀请京东讲解。京东推出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为外贸企业提供稳定销售渠道。

  京东采销人员深入外贸企业“盘库”,结合企业实际困难,在积压库存中选品,通过京东平台“出口转内销”专区售卖。同时,企业完善国内3C认证手续。

  张别人是澄海一家生产外贸母婴玩具的企业老板。他早在疫情前就有危机意识,萌生自营品牌的想法,并在天猫和京东注册了自主品牌店铺。疫情和贸易摩擦让他意识到外贸转内销的重要性,开始好好打理国内的自主品牌。

  无论是疫情还是贸易摩擦,澄海的贸易企业都意识到“鸡蛋不能在一个篮子里占比过大”,而国内庞大而活跃的市场也不应随意放弃。

  南非客户在冼超群工厂参观时提出南非消费者的疑问,触及了泡泡工厂的核心竞争力——科技硬实力。澄海玩具产业要提升产品竞争力,需拥抱高端设计人才和资源,与国潮文化相结合。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