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联合多家单位申请的玉米“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正式获批立项,该项目创新融合了“订单+保险+期货+信贷”模式,为吉林省农业提供全面金融保障,助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落地生根。

  近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鼎力支持下,中粮期货有限公司携手多家机构,共同申请的玉米“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正式获得批准立项。该项目作为吉林省首个同类项目,创新性地融合了“订单+保险+期货+信贷”的全新模式,标志着吉林省在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农业、保障农民收益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据悉,吉林省坐拥我国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域,此次项目在四平市梨树县落地生根,旨在为推广“梨树模式-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护航,推动“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开花结果。

  四平市政府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前期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全力推进项目落实。在其强有力的支持下,今年3月,中粮期货联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等机构,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试验站及当地合作社深入交流,精准调研梨树县农业发展需求和市场特点,精心设计了2025年梨树县玉米“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方案。该项目覆盖玉米种植面积约3.5万亩,项目总金额高达4400万元,由新天龙实业与中粮贸易提供订单收购保障,农发行则为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切实解决了当地合作社的售粮难题和融资需求。

  四平市委常委、副市长郭顺杰在项目推进会上强调:“玉米‘银期保’项目的成功立项,开创性地将现代金融工具与‘梨树模式’深度融合,通过‘保险+期货’保风险、‘订单+信贷’保收益保资金,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玉米全产业链金融保障网。这不仅为梨树县广大玉米种植合作社和农户吃下了‘定心丸’,有效解决了‘种粮易、卖粮难、融资贵’的难题,更为巩固提升‘梨树模式’、守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注入了强大的金融活力。”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试验站副站长、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贵满表示:“‘梨树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为黑土地保护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方案’。此次借助大商所的‘银期保’模式,将金融、订单等现代生产要素引入黑土地保护,为完善‘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实现黑土地保护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高效对接提供了坚实支撑。”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长李立峰指出:“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次‘银期保’项目落地。项目通过‘订单+期货+保险+信贷’的闭环设计,不仅为合作社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更通过‘粮款直接还贷’机制有效保障了信贷资金安全,显著提升了政策性金融服务粮食产业链的效能。”

  中粮期货党委书记、总经理吴浩军阐述了项目的核心优势:“作为深耕产业的期货公司,公司依托中粮集团丰富的农业产业链资源和多年产业服务经验,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的核心理念,坚定走‘产融结合’之路,深耕‘三农’领域。在本次大商所‘银期保’项目中,公司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原有‘保险+期货’的基础上,创新引入银行和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民构建了‘种地收入有保障、经营资金不用愁、粮食订单保销售’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农民售粮后还可享有二次点价机会,最大化保障收益,真正做到稳收增收,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