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粮食价格上涨,供需格局悄然生变
AI导读:
春耕时节,黑龙江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市场逆势上涨。农资成本高企、地租普涨与农户惜售情绪交织,市场供需格局悄然生变。业内指出,成本支撑与预期升温双向驱动粮价上涨,但受制于养殖业疲软与政策粮投放,市场或进入高位震荡新周期。
新华财经哈尔滨4月10日电(记者梁冬)春耕时节,本是粮食集中上市的窗口期,但黑龙江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市场却逆势上扬,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记者走访黑龙江省多个产粮区发现,农资成本高企、地租价格普涨与农户惜售情绪交织,市场供需格局正悄然生变。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粮价已形成“成本支撑+预期升温”的双向驱动机制,然而受制于养殖业疲软与政策粮投放等利空因素,市场或将步入高位震荡新周期。
粮价上涨,农户“惜售”情绪浓厚
“近期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含水30%的玉米从春节前不到0.8元/斤涨至接近0.9元/斤。”黑龙江省龙江县黑岗乡三家子村种植大户薛庆刚表示。他2024年种植了1000亩玉米,目前大部分已售出,尚有约20%待售。“4月以来,玉米价格猛涨,打算再观望一下,不急于出售。”
进入2025年,黑龙江省玉米价格持续攀升。4月2日,美国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受美豆及玉米进口减少预期影响,近期黑龙江多地玉米、大豆价格涨幅扩大。齐齐哈尔地区龙江阜丰4月8日的玉米干粮收购价为1.03元/斤,较前一日上涨1分钱;同日,哈尔滨呼兰区42%蛋白大豆装车价为2.55至2.60元/斤,较上周上涨0.05元/斤。
受涨价氛围影响,近期黑龙江地方调节性储备大豆拍卖中,当地主要加工厂家及大型贸易主体积极参与。截至4月3日,中储粮网共进行45场竞价拍卖,成交率76.92%。由于集团之间争抢原料,溢价率偏高,推动贸易商储备大豆出库价格上调。龙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旭表示,虽然地储拍卖成交豆源陆续进入市场,但基层农户手中余粮不多且分布不均,加上粮价上涨预期强烈,少数持粮农户观望心态明显。
近期玉米、大豆淀粉加工利润回升及酒精企业毛利增长,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加大原料采购,对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价格上涨起到拉动作用。
成本上升与政策调控共同支撑粮价
“今年承包土地费用同比上涨10%,达到每亩800元;尿素和钾肥价格也同比上涨约5%。农资成本每亩增加近200元。”薛庆刚表示。
运输成本飙升也助推了粮食价格坚挺。黑龙江省甘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春雨指出,目前一些仍有存粮的农户将粮食送至附近烘干塔,一吨运费需15元,若运至100公里外的深加工企业,运费翻倍。这些成本最终将体现在销售价格上。
政策调控与市场供需变化共同作用,有望进一步强化价格上行预期。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王长海表示,2025年黑龙江省将继续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补贴标准将根据各地申报情况进行测算后确定。政策延续性将对农户种植决策形成稳定支撑。
王长海指出,当前余粮已不足一成,加工企业普遍面临库存短缺压力,成本支撑可能推动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价格进入高位震荡新周期。
政策粮投放与市场需求成未来走势关键
尽管市场情绪偏乐观,但分析认为,政策调控措施与市场需求仍是影响未来粮价走势的最大变量。受养殖业持续低迷及政策性粮源投放影响,后期价格走势或存变数。
刘旭认为,大豆、玉米价格涨跌与需求密切相关。深加工企业在高成本、低需求的压力下利润空间持续受挤压,原料采购积极性减弱。此外,蛋禽养殖利润不佳,鸡蛋价格较低,养殖户亏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殖端饲料的采购,对玉米、大豆需求减少。
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哈拉海乡西里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张海林表示:“现在蛋鸡养殖每斤鸡蛋成本3.8元,但市场价才3.3元。饲料用量同比减少30%,玉米采购量从每月200吨降至140吨。”这种情况在黑龙江省养殖大县普遍存在,当地饲料企业开机率已降至65%左右。
目前,中储粮玉米大量增储基本结束,东北地区不断有陈粮进入市场,减轻了加工企业采购难度,对粮价产生下行压力。黑龙江一家玉米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已将陈粮采购比例提升至40%。
此外,全球供应链调整带来的输入性风险持续发酵,政策调控措施与市场供需博弈的最终走向,将成为决定价格走势的关键。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