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花生“保险+期货”项目为花生种植户提供有力补偿,兰考县试点项目三年累计保障金额达14.2亿元,赔付近2000万元,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风险,助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花生保险+期货”项目是对花生种植户因市场价格波动造成损失的有力补偿措施。

河南兰考仪封镇的花生种植户周强分享道:“在2024年,我参与了花生‘保险+期货’项目,每亩花生自缴保费仅为11元,但最终获赔高达80元,这让我们的种植信心大增。”随着花生播种季节的到来,种植户们对今年的收成充满期待。

河南作为我国花生产量大省,兰考县的花生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总产量7.5万吨,是当地农业经济的核心支柱。然而,自然灾害频发与市场价格波动一直是影响种植户收益和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自2021年花生期货上市以来,郑州商品交易所积极探索并推动了“保险+期货”在花生产业的应用,为农户提供了价格和产量双重保障,成功打造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本。

兰考县自2022年起就推出了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三年间,该项目累计保障金额达到14.2亿元,赔付金额接近2000万元,承保花生14万吨,覆盖种植面积65万亩,受益农户达到4.8万户次。这一项目有效提升了花生生产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的能力,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兰考县的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覆盖了9.04万亩花生种植面积,为农户提供了1.6亿元的风险保障,最终赔付总金额达到722.83万元,覆盖6044户种植户,户均获赔1196元,切实降低了农户的损失。

项目执行过程中,针对花生价格波动特性,采用了“触发锁定增强亚式期权”模式,既提升了赔付概率,又降低了期权成本。在行情下跌时,能够提前锁定结算价格,实现风险对冲效率最大化。

同时,兰考县政府整合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通过“省财政补贴25%+县财政补贴22.14%+农户自缴10%”的分担机制,进一步降低了农户的参保门槛,既保障了农户的基本收益,又激发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兰考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相当于为农户提供了收入保障,特别是在2024年暴雨灾害导致亩产下降的情况下,有效弥补了农户的损失。”

在项目的带动下,兰考县还积极推动“五良”(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融合,提升亩产,并推广高油酸优质品种,延伸产业链至食品加工、仓储物流等领域,推动花生产业集群化发展。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很好地帮助农户预判市场趋势,政府引导农户根据期货价格调整种植计划,减少盲目扩种的风险,以价格信号引导科学种植。

兰考县的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通过“保险托底、期货对冲、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协同机制,不仅为农户筑起了“防风林”,更为花生产业注入了“创新基因”,为金融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和复制的样本。

目前,兰考县花生“保险+期货”的试点经验已推广至河南南阳、延津等花生产区。在2024年国际花生年会上,兰考模式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典型案例,为黄淮地区提供了“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兰考方案”。

未来,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带来更多可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