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现货回升,期货估值偏低
AI导读:
近期,玻璃现货成交量回升,部分区域日产销率突破200%。当前期货价格贴水企业生产成本,下跌空间有限。供应宽松格局延续,但需求偏弱。综合来看,玻璃现货价格跌破生产成本,期货估值偏低,反弹动力存在但持续性偏弱。
近期,玻璃现货成交量有所回升,国内部分区域日产销率阶段性突破200%,多数区域达到产销平衡状态,库存或缓慢下降。玻璃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从生产成本来看,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成本较低的煤制玻璃生产线完全成本约为1050元/吨,以石油焦作为燃料的玻璃生产线完全成本约为1100元/吨。当前期货价格已较大幅度贴水企业生产成本,意味着下跌空间有限,为玻璃市场提供了一定支撑。
从库存结构来看,近期玻璃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市场成交氛围冷清。产业中下游在购销策略上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刚需采购较少,导致当前库存多数集中于产业上游,中下游库存水平偏低。因此,在玻璃价格跌破上游生产成本且中下游库存水平偏低的情况下,部分经销商拥有较强的备货需求。数据显示,5月上旬浮法玻璃生产企业库存小幅增加,加工厂新增订单数量较少。下游补库节奏分化,近日北方地区出货情况较好,小板库存明显去化;华东、华中及华南等区域产销偏弱,区域现货价格松动,多数工厂下调报价。玻璃行业有较强的季节性周期,厂家可能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即在北方农忙和南方梅雨季节前保持低价销售策略,以降低企业库存、对冲市场风险。然而,目前中下游交投心态仍偏谨慎,若现货价格缺乏持续上涨驱动,则中下游备货需求仍偏弱。
从供应端来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286条,在产221条,日熔量共计157405吨,较上期增加900吨,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为80.50%。近期浮法玻璃生产线复产1条,暂无改产及冷修线。虽然今年上半年玻璃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当前市场供应已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但总需求也同步下滑,供应宽松格局延续。
从需求端来看,2025年4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为686.02万平方米、6.12万套,同比下降12.06%、11.73%。房地产行业仍面临资金面紧张与订单量下降的双重考验,对玻璃需求形成一定压制。
综合来看,当前玻璃现货价格已跌破大多数生产线生产成本,期货价格估值偏低。若玻璃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在生产企业持续亏损导致资金出现困难后,部分企业可能选择停产检修以减少亏损。因此,在现货价格大幅低于成本时,期货盘面存在一定的反弹动力,但反弹持续性偏弱。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玻璃价格下方空间不大,后期仍需着重观察宏观政策变化和需求回暖情况。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