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玻璃市场表现疲软,中游消化库存,下游订单增长缓慢,现货价格下滑。供应端虽相对平稳,但整体较去年同期下降。需求端复苏尚待时日,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面积负增长。政策信号有望为玻璃行业带来积极影响,但整体供需格局短期难改。

近期,玻璃市场表现疲软,中游企业积极消化库存,但下游深加工订单增长缓慢,部分区域现货价格出现小幅下滑。目前,沙河地区贸易商报价维持在1230元/吨至1300元/吨之间,尽管高价货源仍存降价空间,但市场底部支撑相对稳固。

从供应端观察,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285条,在产222条,月熔量达156405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560吨,降幅9.73%。2月以来,生产线冷修三条,新点火一条,复产两条,日熔量净增400吨/天,短期内供应小幅回升。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当前供应相对平稳,但整体供应较去年同期已显著下降。原因在于2024年下半年,受市场订单收缩影响,玻璃企业长时间亏损,市场信心低迷,库存压力增大。部分企业甚至在春节前因回款问题,低价预售未来一到两个月的库存。随着企业经营压力加大,部分到期生产线主动冷修,有效缓解了供应压力,控制了生产企业库存。

具体来看,截至上周,重点监测省份生产企业库存总量为5819万重量箱,环比增加292万重量箱,增幅5.28%;库存可用天数约31.35天,环比增加1.5天。库存压力主要集中于中上游,下游库存偏低。当前市场存在大量投机需求,但受下游订单恢复缓慢、订单利润偏低和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终端市场备货情绪谨慎,投机需求难以释放。在终端订单大幅增长前,下游信心难以提振,后市库存压力或持续集中于中上游,生产企业高位套保需求或增加。

需求端方面,玻璃终端需求复苏尚待时日。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面积自2022年起下滑,负增长态势延续。若以3年为动工周期推演,2025年整体竣工需求将阶段性下滑。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短期略有回升,但仍处历史低位,地产行业资金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尽管供应端主动收缩,需求端仍难以提振,行业整体供需格局短期难有根本性改变。

政策层面,自1月上旬至2月14日,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召开地方两会,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止跌回稳”“保障性住房”“保交房”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地明确提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目标,保障房建设也成为重点。同时,多地提及“存量土地”和“城中村”等内容。这些政策信号有望为玻璃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综合而言,去年因房地产行业资金紧张,玻璃下游加工企业拒接的部分订单存在延后释放的可能。若未来政策有效推动房地产企业顺利回款,这些订单或集中在某一时段释放,从而引发阶段性行情。(作者单位:齐盛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