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2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有限公司等联合举办“稳企安农护航实体——期货服务棉花产业主题活动”,邀请专家共商风险管理策略。会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获得涉棉企业高度赞誉。活动为涉棉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助力企业应对多重挑战。

5月2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有限公司与融达期货(郑州)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携手,联合新疆锦程物流有限公司,在新疆石河子成功举办了“稳企安农护航实体——期货服务棉花产业主题活动”。此次盛会邀请了宏观经济研究专家、产业权威人士、风险管理机构及企业代表,共商全球棉花市场变局下的风险管理策略,推动企业运用期货、期权等工具建立风险防控体系。会上,通过主题演讲与案例分享,为棉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获得了69家涉棉企业87位代表的高度赞誉。

新疆财经大学教授何文彬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强调,全球经济正面临地缘政治分裂、技术变革等多重挑战,呈现全球贸易演变、人口结构变化及人工智能影响生产力等长期趋势。中国正从房地产驱动转向科技创新,贸易顺差持续增长,高科技出口占比不断上升。何教授预测,政策将持续加码扩大内需,通过货币宽松、监管协同与市场改革,强化逆周期调节。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他预计新能源品种、黑色系、能源化工、农产品、有色金属等将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分化态势,大宗商品市场新周期或已启动,但系统性反转需等待全球经济明显复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刚详细阐述了现货企业的风险管理工具,指出套期保值是应对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并通过案例解析了棉花收购和加工中利用期货进行卖出套期保值的方法及其效果。针对传统套保的局限,他提倡灵活运用期权工具,如“买入看跌保险策略”锁定棉价下行时的利润,“备兑策略”则能增加收益。孙刚强调,企业应遵循“四强”原则,即强逻辑、强系统、强复盘、强迭代,构建动态风险管理体系。

融达期货西北分公司棉花研究员李淑娥基于实地调研数据表示,2025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同比增长2.93%,北疆、南疆分别增长3.68%和2.39%。得益于良好气候条件,棉苗出苗率与株高指标均表现优异,单产潜力提升,预计本年度新疆棉花总产量在675万-695万吨之间。这一数据为涉棉企业预判新年度供需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期货工具的应用提供了基本面支持。

河南同舟棉业美国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思佳深入分析了棉花市场基本面:2024/2025年度中国棉花产量697万吨,同比增加102万吨,但消费同比减少40万吨,库销比升至101.4%,产业链去库存压力增大;全球层面,2025/2026年度供需平衡表小幅改善,但贸易战与高利率环境等因素抑制消费增长,供应宽松格局或持续。

本次会议是融达期货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命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整合宏观经济分析、产业供需数据与风险管理工具,为涉棉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当前,新疆棉花产业面临多重挑战,涉棉企业可通过期货、期权工具管理风险,规避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同时利用基差贸易、场外期权等完善经营模式,提升产业链整体经营韧性,巩固可持续发展基础,维护国家战略资源安全。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