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一周多来,随着郑棉主力反弹和棉纱出厂价下降,下游织布厂和棉纱贸易商对棉纱线询价采购回暖。粗支棉纱、C32S及C40S纱交易量恢复较快,部分中小棉纺厂迎来去库存契机。业内人士称,棉纺织行业处于旺季,中美贸易接触也为纺企提供去库存机会。

据中储棉信息中心消息,来自山东、湖北、江浙等地的棉纺企业反馈显示,近一周多来,随着郑棉主力的反弹以及4月上旬以来国内棉纱出厂价和轻纺市场报价普遍下降300-500元/吨的拉动,下游织布厂和棉纱贸易商对棉纱线的询价和采购活动呈现回暖趋势。特别是粗支棉纱、C32S及C40S纱的交易量恢复得相对较快,部分中小棉纺厂再次迎来了“去库存,减压力”的契机。业内人士判断,当前棉纺织行业仍处于传统的“金三银四”旺季,内销订单出现小幅“翘尾”现象。此外,中美双方正通过第三方渠道展开“初步接触”,试图为陷入僵局的贸易博弈寻找解决之道。同时,截至目前,终端布厂、面料及服装企业各环节的原料库存相对偏低,这也为纺企提供了抓紧时间去库存、回笼资金的有利时机。

(关键词:棉纱、棉纺织行业、去库存、中美贸易)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