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苹果iPhone 16系列近日在深圳多家授权经销门店出现大幅降价,形成官网原价、授权统一价、电商补券实付价三种价格带。消费者在不同渠道间体验差异拉大,苹果面临多重市场挑战,降价策略成为应对方式之一。同时,多个手机品牌提前启动“618”促销活动。

苹果手机产品价格近日发生显著变化。

近日,《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深圳多家苹果授权经销门店发现,iPhone 16 Pro等多款机型已出现大幅调价。以iPhone 16 Pro 128GB为例,售价从官网原价7999元下调至6499元,Pro Max全系版本同步降价超1300元。多位销售人员表示,线下已统一调过两轮价格,目前官网与直营店维持原价。

苹果经销商门店

截至目前,苹果iPhone 16系列在不同销售体系中形成了明显的价格分层:官网与直营门店售价不变,授权门店执行下调后的挂牌价,电商平台则通过限时发券和补贴,将部分型号价格进一步压低至6000元以下,满足“以旧换新”补贴门槛。

苹果未对渠道价格变化公开回应,中国区客服表示未接到降价通知。

小米、华为、OPPO等品牌也启动“618价”预热促销,通过组合补贴实现提前放量。

本轮苹果降价由授权经销商同步调价,叠加平台限时补贴机制,形成三种价格带:官网原价、授权统一价、电商补券实付价。

苹果经销商门店中iPhone 16现价

深圳多家苹果授权经销门店中,iPhone 16系列已普遍调价。例如,iPhone 16 Pro(128GB)售价为6499元,门店销售表示此价格为统一调整后价格,全国授权门店基本一致。

销售对比官网与授权门店价格,强调授权渠道全国联保,一样保修。

京东之家线下门店价格与官网一致,未执行授权体系价格。销售人员称线下原价,线上通过发券实现低价。

电商平台促销页面显示,iPhone 16 Pro(128GB)通过限时优惠券叠加补贴后,价格低至5499元。

当前“国补”依据价格门槛界定参与资格,只要实付价格达标,iPhone等均可获得补贴。官网与直营门店未调整价格,不纳入政策范围;授权门店调价但未跌破6000元临界点。

构成价格层级结构:官网定价保持高位,授权门店两次调价,电商平台通过补贴券创造最低价格成交通道。

苹果未对渠道价格变化公开回应,官方客服表示未降价,将第一时间同步线下直营店和授权门店。

在“三价共存”背景下,消费者体验差异被拉大,部分门店销售不主动提及平台价差,但也有销售解释“国补门槛”逻辑。

社交平台上,用户分享iPhone 16系列报价截图,对比授权店、官网与电商实付价差异,讨论降价空间及618是否继续降价。

部分用户反映电商平台降价时间提前,引发对“首发购买是否划算”的讨论。

多个平台评论中,出现关于销售渠道政策差异的集中讨论。

苹果手机在华出货承压,去年iPhone 15系列降价,今年iPhone 16系列也提前降价。

根据IDC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苹果出货量同比下降9%。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苹果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7%。

分析师表示,降价可能对销量提升有一定作用,但在当前竞争与价格政策限制下,提振效果有限。

苹果整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定,为区域性策略调整提供操作空间。

苹果面临多重挑战,包括iPhone出货增长放缓、创新节奏承压及中国业务连续性疲软。渠道调价、与平台协作释放补贴空间等策略成为应对市场压力的方式。

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份额下降,面临华为、小米等品牌的竞争。

小米、华为、OPPO等品牌提前启动“618”促销活动,通过补贴、赠品等方式提前释放价格优惠。

各品牌促销方式差异大,从官方门店统一价到渠道自主发券、平台补贴触发国补,再到线下销售话术强调“早买早享”。618价格释放提前趋势明显,线下成为核心承接场景之一。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