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6月16日起对上证50、科创50等指数的样本进行调整。近年来,我国指数样本质量稳步提升,此次调整旨在优化指数结构,提升市场表征和投资引领作用。科创板指数体系持续完善,科创50指数成为“硬科技”投资首选。

新华财经上海5月30日电(记者杜康)根据指数编制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6月16日起对上证50、上证180、科创50、科创100等指数的样本进行调整。其中,上证50指数新增中航沈飞等4只证券;上证180指数新增宇通客车等18只证券;科创50指数纳入恒玄科技等1只证券;科创100指数纳入中复神鹰等4只证券。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优化指数结构,提升市场表征和投资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国指数样本质量稳步提升,上证50、上证180指数在2024年的营收增速分别提升0.6和0.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增速则分别提升1.4和0.1个百分点,股息率高达3.5%和3.2%。信息技术等“新经济”行业权重上升,反映了沪市上市公司结构转型升级的不断加速,指数体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

科创50指数作为“硬科技”旗舰指数,此次仅调整1只样本,体现了科创板市值结构的稳定性。科创100指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权重略有下降,而新能源行业权重提升1.7%,显示出科创板指数体系的持续优化。

近期,《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重要政策相继出台,为境内指数化投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指数化投资持续吸引资金流入,规模不断攀升,已突破5.5万亿元,近半年再增超5000亿元。指数化投资在产业引导、财富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上交所不断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发布了科创综指、科创计算机等指数,并对科创100、科创200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了优化。目前,科创板指数数量已达29条,实现市值和产业链全覆盖。境外跟踪科创板指数的产品达到161只,合计规模近2600亿元,并在6个国家和地区上市12只产品。科创50指数已成为境内“硬科技”投资的首选旗舰指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