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前十大持有人深度解析:市场“压舱石”揭秘及布局动向
AI导读:
随着股票型ETF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持有人结构分化显著。个人投资者偏爱高成长赛道,机构投资者聚焦大盘宽基。前十大持有人规模占比约65%,主要由“国家队”、联接基金、保险三类资金主导。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ETF的“国家队”持有规模大幅增加,体现市场深度参与及稳定决心。
随着股票型ETF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其持有人结构的变化成为了观察资金动向的关键窗口。通过分析基金半年报、年报等定期报告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ETF基金前十大“大金主”及其变化,进而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势与资金流向。(数据来源截至2025/5/14)
01
股票型ETF持有者结构显著分化
整体来看,股票型ETF的持有者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个人投资者偏爱高成长赛道,而机构投资者则更侧重于大盘宽基及稳健策略,形成“双轨并行”的局面。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占比超60%的ETF主要集中在医药、新能源等行业主题类产品,以及创业板50、科创创业50、科创100等科技创新风格的宽基ETF。这类产品具有高波动性、主题明确的特点,与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及对行业趋势的敏感度高度契合。相比之下,机构投资者则主导了跟踪中证800、中证1000、沪深300、中证100、中证A50、上证180、中证500、上证50等宽基指数的ETF,以及央国企、红利等策略类ETF。其中,“国家队”(如中央汇金、国新投资等)资金在跟踪上证180、中证1000、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指数的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占据核心位置,成为市场不可或缺的“稳定器”。

02
前十大持有人规模占比高达65%
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全市场股票型ETF前十大持有人规模占总规模的65%。其中,沪深300、中证1000、上证50、上证180等宽基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占比普遍超过80%,央国企等策略ETF持有人同样呈现高集中度。而医药、新能源、金融地产、科创板相关指数的前十大占比相对较低,约在20%-40%之间。

03
三类资金构成“压舱石”
从资金类型来看,前十大持资金结构高度集中,主要由“国家队”、联接基金、保险三类资金主导,合计规模占比超过90%。期货、信托、年金、公募、外资、私募、个人等类型资金占比均小于1%。边际变化方面,2024年下半年,“国家队”持有股票型ETF规模大幅增长77%,占比由53%提升至58%,其增持行为与稳定市场政策密切相关。险资、联接基金分别偏好低波动蓝筹以及作为场外资金的“桥梁”,其持有规模也有所增加,但占比有所回落。

04-06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持有情况分析
在跟踪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国家队”持续发挥影响力。沪深300 ETF的“国家队”持有规模2024年下半年大幅增加超3100亿元,占比从79%提升至83%。中证500 ETF的“国家队”持有规模同样大幅增加超200亿元,占比从62%提升至70%。中证1000 ETF的“国家队”持有规模增长超500亿元,占比从81%进一步提升至90%。这些变化均体现出“国家队”对市场的深度参与及稳定市场的决心。



07
中证A500指数ETF持有人结构均衡
与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ETF不同,中证A500指数相关ETF的前十大持有人结构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截至2024年底,联接基金、险资、券商及券商资管三类资金在该类ETF前十大持有人占比分别为43%、28%和28%,资金分布相对均衡,且前十大持有人中未见“国家队”资金身影。

08-11
创业板指、科创50、央国企、红利策略ETF持有情况
创业板指相关ETF前十大持有人结构呈现出“双主力”特征,联接基金与“国家队”资金共同占据主导地位。科创50指数相关ETF前十大中联接基金占比突出,且规模持续扩张。央国企相关ETF的前十大以企业类型持有人为主,占比高达78%,且以央国企及国资背景的投资平台为主力。红利策略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联接基金、险资规模迅速上升,共同推动红利类ETF规模增长。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ETF前十大持有人深度解析:市场“压舱石”揭秘及布局动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