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高盛研究部首席分析师称AI发展改变了中国科技题材叙事,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有望迎来19%上涨空间,人工智能有望为中国股市吸引2000亿美元资金净流入。

2月17日,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及团队发表研究报告称,近期AI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中国科技题材的叙事逻辑,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AI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拉动作用。这一变化使得恒生科技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在过去1个月内分别大涨27%和19%。高盛预测,未来12个月,沪深300指数有望迎来19%的上涨空间。同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有望为中国股市吸引高达2000亿美元(折合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净流入。

沪深300指数在未来12个月拥有19%的上涨潜力。近期,DeepSeek-R1等具有全球竞争力和成本效益的中国AI模型相继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科技题材的叙事转变,投资者情绪得到明显提振。自ChatGPT面市以来,美国股市的飙升也验证了AI对股市的提振作用。高盛预计,未来十年,随着AI的普及,中国股票的年化盈利水平有望提高2.5%。此外,增长预期的改善和信心的提升或推动中国股票的合理价值提高15%—20%。

高盛股票策略分析团队上调了MSCI中国和沪深300指数的目标点位,分别至85点和4700点,预示着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拥有16%和19%的上涨空间。然而,尽管AI为中国增长前景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但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仍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挑战并推动股市可持续上涨的关键。

对于宏观投资者和指数投资者而言,恒生科技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中的科技或AI相关股票占比最高。高盛研究部看好数据和云、软件和应用主题的发展前景。人工智能不仅能转化为企业收入,还能显著驱动生产率增长。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有望累计推动中国生产率提升9个百分点。

高盛估算显示,若中国企业能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未来十年,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的年度盈利增速有望平均每年额外提升1.1%。此外,人工智能还可能带来新的收入机会,为股市带来利好。基于资本支出与销售增长模型,高盛预计,中国企业在技术投资增加的背景下,未来十年每年盈利增速可提升约1%。若人工智能潜力得到兑现,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的公允价值或提升15%—20%。

高盛通过股息贴现模型(DDM)、股本回报率(ROE)等多种方式交叉验证了人工智能对估值的影响。此外,来自美国财政部和全球资产配置和基金资金流跟踪服务商EPFR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美国及国际投资者净买入美股约6600亿美元,同期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20%和24%。高盛表示,尽管将“美国例外论”简单套用于中国人工智能叙事存在一定风险,但市场乐观情绪已初现端倪。全球对冲基金正在增持中国股票,南向资金也在大举买入港股科技板块。

依据高盛修正后的指数目标,如果中国企业总市值能增加3万亿美元,那么将美股“净流入与市值增长比率”套用至中国市场,高盛估算,中国人工智能主题或为股市吸引高达2000亿美元净买入,其中包含南向资金。这将有望部分扭转全球资管机构对中国股票的保守态度,并改善他们对中国股票的低配态势。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