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会谈后航运市场迎抢出货热潮,关税政策成关键
AI导读: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航运市场迎来抢出货热潮,美国采购商抓紧90天窗口期补货,出货量大幅增加,运价飙升。船公司加大美线供给,但运力紧张局面难解,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仍为国际贸易蒙上阴影。
“这几天的货量就像洪水突然放出来了,采购商在恐慌性囤货,运力短时间跟不上,现在的航运市场有点像回到了2021年疫情那会。”货代行业的上海金色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金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形容。
从美国采购商、中国外贸企业到物流公司,全都在和时间赛跑。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美方取消其中91%的加征关税,90天的“休战”为积压的库存和美国采购商的新订单提供了出口。
在“抢出货”的同时,船公司也发布了涨价通知,近一两周的美线舱位基本已经全线排满。然而,长远来看,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打压对美出货量,海运市场或将重回平淡。
林金堂作为美线货代的一线从业者,见证了这段时间出口订单的大起大落。联合声明发布后,美国采购商抓紧90天的窗口期拼命补货,出货量增加了50%以上。据贸易追踪机构Vizion数据显示,过去7天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日均预订量猛增277%。
出货需求的井喷也反映到运价指数中。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周报,5月16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大涨。Drewry世界集装箱指数也显示,从上海到纽约和洛杉矶的运费大幅上涨。
壹航运创始人兼CEO钟哲超表示,虽然美方还保留了对部分商品的关税,但“对等关税”的大幅下调还是远超业界预期。上周的出货狂潮主要基于两大原因:一是此前美国宣布对华征收高额关税,导致很多货物对美出口停滞,联合声明发布后,大量工厂抓紧抢运;二是美国采购商加大下单力度,以锁定现在的税率。
深圳盐田港作为中国美线出口的第一大港,承担了全国对美出口超四分之一的货量。互降关税的消息出来后,船公司到北美的货运船已全部满负荷运行,预计盐田港将出现大排长队、大拥堵的情况。
这轮“抢出货”的主力是衣服、鞋类、玩具、家具等大众消费品,因为这些日用品附加值不高,对关税高度敏感,主要依赖海运,所以需要紧抓90天的窗口期快速把产品运出去。
关税下调后,林金堂的货代公司刚开始并没有出现忙得不可开交的情形,他表示,来咨询、下单的客户明显变多了,但整个市场都没有多余的舱位。船公司处于超接状态,要大量甩柜,几乎找不到空余舱位。
由此,掌握航线资源的船司掌握了定价的主动权。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后,船司随即发布了涨价通知。以美西线为例,运价在几天之内涨幅达到64%,并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面对运力紧张、运费飙升,不少船公司已在重新调配运力,加大美线供给。赫伯罗特、万海等船公司都陆续宣布开通美线加班船。
但是,美线运力的恢复预计还要一段时间。甘建军提及,很多船司把5月份的美线运力抽走了30%~40%,现在最快的加班船复航也要等到5月底。所以短期内运价还会持续高企。
林金堂从事美线货代已有二十几年,经历过不少国际贸易风波。他表示,今年的关税政策节奏很快,来得快去得也快,把全球出口商、采购商和物流企业都推向巨大的不确定性。
甘建军提及,他和美国大型商超的采购经理交流得知,即使美国采购商都在紧抓这三个月的窗口疯狂囤货,但货量预计只有去年同期的七八成。美国采购商也在分散采购渠道,增加在东南亚、南亚的采购。
对外贸企业来说,要生存只能在政策波动的间隙寻找机会。钟哲超表示,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后,不少外贸企业会借道东南亚出口美国,但上周美国大幅下调对华关税后,转口贸易就没有意义了。但三个月后,东南亚的价值会不会再次显现则不好说。
甘建军认为,这波美线运价的飞涨维持不了多久,因为从长期趋势看,美国采购商在分散采购的同时,关税也在打压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需求回落,运费也将难以继续走高。
(图片来源:部分船司恢复、新增美线运力的公告,受访者提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植入:中美经贸会谈、航运市场、关税政策、出口订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