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助力新疆“枢纽经济”转型
AI导读:
3月下旬,一列满载集装箱的“天山号—豫新班列”抵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新疆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中欧班列发运量稳步增长,货物种类丰富,通达欧亚10余国。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正持续优化物流枢纽功能,助力新疆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型。
3月下旬,一列满载50组集装箱的“天山号—豫新班列”顺利抵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这是首趟河南至新疆的省际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乌鲁木齐双枢纽实现了“无缝衔接”,进一步强化了新疆作为连通亚欧两大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地位。
自新疆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形成了多点多向的班列开行网络。中欧班列的发运量持续攀升,货物种类也日益多样化,现已通达欧亚1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国际贸易注入了新活力。
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你会发现来自义乌、广州等地的百货服装、汽车零配件等货物在此集结。这些货物经过乌昌海关的高效查验后,通过“铁路快通”模式,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即可直接放行出口,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新疆国际陆港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场站管理部主管李永青表示:“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了‘铁路快通’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免除了口岸转关手续,还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实现了货物的快速通关。”
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是整合全疆商贸物流产业资源的重要成果,现已构建起覆盖中欧(中亚)的“天山号”运输网络。2024年,“天山号”班列的开行量达到了562列,货值高达137亿元,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园区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闫凯透露,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多式联运集货区项目二期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5月投用。投用后,该项目将与一期项目形成功能互补,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的货物集结效率。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正持续优化其物流枢纽功能,不断提升整体集货、带货能力。未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将进一步增强中欧班列集结分拨能力,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新疆实现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转型。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