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宝钢股份在第四届无取向硅钢应用技术大会上全球首发4款无取向硅钢新品,包括超高转速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用极薄规格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和具身机器人专用无取向硅钢。这些创新产品标志着宝钢在硅钢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关键材料。

作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钢铁始终在与时俱进,迅速渗透进入每一个快速发展的新赛道。这背后离不开钢铁制造商敏锐的市场洞察和产业链合作。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推动下,钢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澎湃新闻记者从国内钢铁龙头企业宝钢股份(600019.SH)方面获悉,在该公司5月22日举行的第四届无取向钢应用技术大会上,5大系列新产品亮相,其中4款无取向硅钢产品系全球首发。这些创新产品标志着宝钢在硅钢领域的领先地位。

核心首发产品为超高转速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用极薄规格高强度无取向硅钢B10AHV900M,这是全球首个实现铁损P10/400小于9W/kg的“天花板级”产品。此外,宝钢股份还全球首发具身机器人专用无取向硅钢AHR系列产品,为具身机器人的“动力心脏”——灵巧手空心杯电机及无框力矩电机提供优质材料解决方案。

硅钢,作为含硅1.0%-4.5%、含碳量小于0.08%的硅合金钢,被誉为钢铁工业中的“皇冠上的明珠”。其中,无取向硅钢主要用于各类电机、马达制造,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材料。

中国宝武的首席科学家李国保表示,硅钢领域“卡脖子”的历史已经结束。近年来,宝钢硅钢瞄准了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这一重要用途,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生产。

2023年3月,宝钢股份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这是全球第一个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产线。同年6月,宝钢在武汉启动另一条新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年产能可达55万吨。

A4纸厚度的极薄硅钢,铁损值突破行业天花板,达到9W/kg以下。宝钢股份通过特定的成分设计和特殊的工艺路径,成功实现这一突破,为全球电机行业提供了新的高性能材料。

宝钢股份同时宣布,0.1mm超低铁损、高磁感、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这一产品不仅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材料,也是人形机器人、低空无人飞行器等智能装备新领域的重要支撑。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宝钢股份的无取向硅钢产品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扫地机器人、电吹风机、电动牙刷等各类小型、高速、精密的医疗、居家等领域,也将受益于宝钢股份的创新产品。

中国宝武首席科学家李国保讲解新能源车驱动电机。文本图片均由宝钢股份提供

宝钢0.1mm超低铁损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