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锡领涨大宗商品市场,缅甸地震成关键推手
AI导读:
沪锡今年迄今走势强劲,位居大宗商品牛熊榜榜首。缅甸地震成为锡价上涨的关键推手,锡供应受限且LME锡库存明显下降,预计锡价将持续高位震荡。
今年迄今走势最强劲的大宗商品是什么?
许多投资者首先会想到一季度备受美国贸易商追捧的铜和黄金。然而,这两个一季度表现出色的金属,在牛熊榜上只能屈居第二和第三位。位居榜首的,是3月底缅甸地震后才逐渐进入投资者视野的沪锡。

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Barbara Lambrecht周二在报告中指出,“第一季度已结束,令人惊讶的是,在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中,表现领先的不是黄金,而是锡。”
行情数据显示,截至发稿,LME锡本周进一步强势上涨逾5%,年内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约31%。沪锡也大涨逾3.5%,价格逼近30万元大关。
锡价领涨大宗商品市场,除了供需基本面影响外,上周缅甸中部发生的7.9级地震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缅甸是全球第三大锡生产国,也是精锡、锡矿的主要出口国之一。其中,佤邦地区的锡矿产尤为丰富,占缅甸总锡矿产的70%。
在缅甸地震前,国际锡价年内涨幅已达20%左右。推动锡价上涨的因素包括Alphamin旗下刚果(金)Bisie锡矿因叛乱武装活动减产,以及缅甸佤邦锡矿供应持续受限。最新地震可能使后者恢复供应时间更加遥遥无期。
据悉,缅甸佤邦工业矿产管理局本周一(3月31日)发布紧急通知,原定4月1日召开的曼相矿山复工复产座谈会推迟。
此前,佤邦中央经济计划委员会3月23日发布文件草案,明确曼相矿区可办理手续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原定4月1日的座谈会对于全球锡市场非常关键,市场预计全面恢复开采至少需要两个月,但目前日期已延后。
贸易商表示,即使无地震,缅甸佤邦锡矿开采也可能需数月才能完全恢复,刚果则需找到冲突整体解决方案才能重启合法采矿。这两地事态发展可能进一步推升锡价。
值得一提的是,锡供应受限同时,LME锡库存明显下降。数据显示,目前注册仓库锡库存处于2023年年中以来最低水平。
华联期货最新研报表示,前期缅矿计划复产,地震将延缓进程。具体程度和延续时间取决于电力恢复进度。短时间影响可能导致价格高位宽幅震荡,长时间影响则会导致锡矿供给进一步紧张。
在需求端,锡产品广泛用于半导体芯片、5G通信、光伏电池、国防军工等领域。在ChatGPT引领的AI热潮中,作为芯片焊接核心材料的锡,也是一类“算力金属”。
国际锡协会(ITA)声明称,全球锡供应严重短缺。ITA估计,锡矿供应量比全球需求少16%。如此巨大缺口,引发人们对锡市场及依赖锡资源的行业可能受干扰的担忧。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