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中印尼迎来建交75周年,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双方在镍矿开采、加工等领域深化合作,同时注重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印尼镍产业链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

  2025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下称“印尼”)迎来建交75周年,同时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化双边合作的重要纽带,其中印尼雅万高铁是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不仅极大改善了印尼的交通基础设施,更为后续多领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等矿产资源在两国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印尼双边货物进出口额约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6.1%,中国连续12年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这一合作成果为双方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5月25日,首届全球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峰会在印尼雅加达举行。峰会由印尼政府主办,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等机构联合主办。此次峰会进一步推动了双方在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

  今年5月25日,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与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卢胡特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宏观经济、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为两国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为中资企业进入印尼镍业奠定了基础

  在产业发展领域,印尼凭借其东南亚重要经济体和全球矿产资源供应大国的地位,展现出独特的合作潜力。该国镍、锡、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镍资源,已成为中资企业投资的重点领域。

  基于印尼丰富的镍矿资源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印尼的镍矿开采和加工领域展开大规模投资、积极布局。例如格林美(002340.SZ)在印尼建设全产业链。这一布局不仅满足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对镍资源的需求,也推动了印尼镍产业的发展。

  印尼主导全球镍供应。2020年,印尼通过《矿业法》及出口禁令,要求出口商在印尼国内建设加工厂,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这一政策客观上助推了中资企业对印尼镍矿产业链的深化投资与深度参与。

  推动印尼镍产业升级方面,中资企业不仅投资建设了多个镍矿加工厂,还与印尼本地企业合作开发新能源材料。例如,格林美与印尼默迪卡电池材料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推动中国技术与印尼资源的深度合作。此外,华友钴业也与印尼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绿色镍资源园区。

  绿色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

  共建“一带一路”既是开放发展之路,更是绿色发展之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其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中,凸显出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

  资料显示,格林美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共同签署了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零碳、智慧、良好的ESG标准为设计理念,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建造一个镍资源高压酸浸绿色冶炼厂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印尼本土技术、本土人才的绿色镍资源园区。

  研究数据表明,采用高压酸浸湿法工艺生产的氢氧化镍钴碳排放强度低,凸显其作为绿色镍技术代表的环保优势。未来,绿色、低碳的镍资源产品有望享受绿色溢价,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