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6月2日,中国—中亚媒体联合采访团探访哈萨克斯坦里海沥青厂。该厂由中信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共同投资,是中亚唯一生产高标准道路沥青的炼厂。今年5月,工厂完成扩能升级,原油年处理能力提升至150万吨,沥青年产量增至75万吨,成为中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典范。

6月2日,中国—中亚媒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团探访哈萨克斯坦西部城市阿克套的里海沥青厂(见图①,本报记者孟祥麟摄)。该厂由中信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携手投资,是中亚唯一专注生产高标准道路沥青的炼厂,也是哈萨克斯坦独立后首个大型石化项目,自2013年投产以来,为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今年5月,工厂完成扩能升级,原油年处理能力从100万吨增至150万吨,沥青年产量从50万吨跃升至75万吨,显著填补了哈萨克斯坦道路沥青的供需缺口,成为中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典范。

走进刚刚完成改造的厂区,新设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里海沥青厂第一副总经理塔尔加特·穆罕诺夫在接受采访时(见图②,人民网记者俄布摄)表示,改造项目由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全程采用中国技术和设备,项目提前竣工,赢得了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及哈能源部的高度赞誉。

工厂生产副总经理马赫穆德·马季巴耶夫介绍,吊装高度39.9米、重140吨的减压塔是改造中的最大挑战。减压蒸馏技术提升了原油加工能力和产品品质,同时,项目还引入了低氮燃烧器和余热回收技术,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塔吉克斯坦阿维斯塔通讯社媒体事务主管阿齐兹琼·马克苏多夫对工厂印象深刻,称赞其生产技术先进,管理环节高度自动化,是中国—中亚产能合作的生动体现。他特别关注该工厂与塔吉克斯坦合作生产或销售沥青的可能性,期待通过报道促成类似工厂在塔吉克斯坦的建设。

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记者奥列夏·科尔佐娃认为,里海沥青厂对哈萨克斯坦提升工业实力、推动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与中国合作的现代化项目落地,助力哈萨克斯坦工业水平的快速提升。

(本报哈萨克斯坦阿克套6月3日电)(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