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2025年4月稀释沥青进口量创下自2019年2月以来新低,海关总署数据显示环比同比大幅下滑。分析指出,美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制裁及加工稀释沥青消费税抵扣政策限制是导致进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内,稀释沥青进口量保持偏低水平将成为常态。

  在贸易局势紧张以及稀释沥青加工效益不佳的背景下,我国2025年4月稀释沥青进口量创下自2019年2月以来的新低。综合分析内外因素,预计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低进口”将成为稀释沥青进口的常态。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4月我国稀释沥青进口量仅为0.71万吨,环比大幅下滑97.58%,同比亦下滑97.65%,月度进口量创2019年2月以来新低。1-4月合计进口量为129.06万吨,同比下滑37.18%,亦创下2021年以来同期新低。

  分析指出,美国的相关制裁是导致稀释沥青进口量创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2025年初,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了一系列石油制裁措施,包括撤销前政府的“让步”并终止与委内瑞拉的石油交易,这导致美国对委内瑞拉原油的进口减少,并限制了其他国家的进口积极性。

  尽管市场一度预期这些制裁将导致稀释沥青贴水下降,进而推动中国稀释沥青进口量增长,但4月份的进口数据并未如预期般增长。

  此外,稀释沥青贴水情况也反映了近期供应状况。自3月份以来,稀释沥青贴水一直维持在-5.5美元/桶附近的高位,表明次级关税政策的影响超出预期,稀释沥青供应并未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美国制裁外,加工稀释沥青时消费税抵扣政策的限制也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益,导致国内炼厂加工稀释沥青的意愿下降,原油配额生产沥青逐渐成为主流。

  在当前沥青裂解价差极高的情况下,即使稀释沥青贴水再降低10美元/桶,也难以实现盈利,因此依靠贴水下降来实现加工稀释沥青盈利的目标难以实现。

  综上所述,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稀释沥青进口量将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保持偏低水平。

  (作者:李海宁,卓创资讯分析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关键词:稀释沥青、进口量、美国制裁、加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