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黄金因美元信用动摇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举办沙龙活动,探讨黄金波动背后的逻辑、配置价值及后续走势。黄金具有长期配置价值,持有一定比例黄金能有效分散风险,优化组合表现。

新华财经上海5月17日电 作为资产中的“避险王者”,黄金今年再度因美元信用动摇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5月16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举办“中经·浦江思享会”沙龙活动,主题为“驭势而行——黄金市场波动中的机遇与资产配置”。

在以“黄金资产配置的攻守之道”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研究负责人贾舒畅、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兼首席黄金研究员周泓灏及敦和资管商品投资部副总监蓝俊杰深入探讨了黄金波动背后的逻辑、配置价值及后续走势。

黄金大幅上行背后的推手

黄金的金融、货币、避险和商品属性共同决定其市场走势。金价与美元间的“跷跷板”效应虽稳定,但近年来也常同涨或独立上涨,凸显黄金作为独立避险资产的角色。

叶燕武指出,黄金特征包括变量多、波动大、周期长,本轮金价上涨主要受定价逻辑、央行购金行为及美元体系影响。

周泓灏认为,2022年以来加剧的逆全球化和去美元化特征使黄金定价回归货币价值,关税矛盾加剧美元信用危机,影响黄金行情。

贾舒畅分析,短期金价归因模型涵盖14个指标,2024年黄金变化主要来自央行购金和地缘政治风险。2025年,地缘政治风险依然重要,黄金ETF从净流出变净流入,美元走弱也驱动黄金上涨。

蓝俊杰认为,全社会隐含回报率下降和全球央行购金催生黄金上涨行情,亚洲时段市场力量对黄金涨势起重要作用。

黄金成为各国外储和投资重要选项

5月7日外汇局数据显示,4月末中国黄金储备环比增加7万盎司,连续六个月增持,占储备资产总额6.8%。过去六个月,中国央行增持黄金近100万盎司。全球央行今年一季度购金244吨,连续三年购金量超1000吨。

个人投资者对黄金ETF认可度持续攀升,超过4100万投资者参与。黄金ETF以现货黄金为底层标的,紧密跟踪人民币计价黄金走势,是良好的资产配置工具。

蓝俊杰表示,国内14只与黄金相关ETF成交额持续攀升,截至5月15日接近1500亿元。在低利率、低回报环境下,黄金资产吸引力放大。

机构投资者也广泛参与黄金配置,银行理财、公募FOF、私募基金等积极参与,保险资金也获准参与黄金配置,或将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黄金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金价快速上涨催生“黄金投资热”,如何更好参与黄金市场成为焦点。贾舒畅表示,亚洲成交时段贡献黄金多数涨幅,但5月金价下行后,部分交易者选择观望。

叶燕武认为,地缘政治危机持续发酵背景下,黄金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周泓灏称,黄金是穿越周期、抵御货币贬值的长期配置资产,吸引力不仅在于避险属性,还在于长期实际收益率。

蓝俊杰认为,虽然机构参与黄金投资增多,但黄金是否走到阶段性高点还需看产能周期与价格逻辑。黄金市场持仓体量仍大,保险资金入市等可能带来潜在增量。

周泓灏表示,持有5-10%比例黄金能有效分散风险,优化组合表现。黄金与其他资产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是构建稳健资产组合的重要工具。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