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铜市场经历一波下跌,受宏观面压力和美元指数高位影响。尽管下游需求尚好,但库存压力和高利率环境持续施压铜价。中长期来看,供需双弱格局显著,但市场对未来铜价保持一定乐观预期。

近期,铜市场经历了一波下跌行情。尽管国内下游需求表现尚好,社会库存不断去化,但宏观面压力较大,美元指数攀升至一年来的高位,对铜价形成了压制。美国10月CPI数据虽符合市场预期,提振了市场对于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然而美元指数依然保持强势,进一步施压铜价。同时,国内楼市税收优惠政策虽已推出,但市场反应相对有限。

截至11月14日,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连续四周出现周度去库,去库速度加快。华东和广东地区的下游消费表现均有所回暖。据了解,下周国产铜到货量预计较少,总供应量将有所下降。铜价持续下跌后,终端企业的采购量有所增加,预计下周将呈现供应偏紧、需求增加的局面,周度库存有望继续下降。

从供需面来看,矿紧现象尚未明显传导至冶炼环节,加工费TC处于低位,但废铜供应有所增加。四季度精铜产量增速有回落预期。需求方面,现货升水回升,洋山铜溢价回落,铜杆开工回升,显示出需求有所回升。然而,库存依然延续回落态势。最近几天,LME空头买入活动增多,导致LME价格走低。美元目前处于高位,由于通胀压力持续存在,市场越来越预期美联储明年不会降息。高利率环境将继续支撑美元买盘。

截至周四(11月14日),铜价显著下滑,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格一度跌破9000美元,创下9月以来的新低,最终收报8904.5美元/吨,下跌1.58%。沪铜主力12月合约同样下跌,收盘报73170元/吨,跌幅达到2%,创下两个月低点。尽管库存仍高于去年同期,但部分下游厂商在铜价持续下跌后逢低补货,市场需求得到一定支撑。然而,整体来看,高库存水平仍然是铜价反弹的重要阻力,供需双弱格局显著。

中长期来看,由于铜精矿供应持续紧张以及绿色铜需求逐步上升,市场对未来铜价保持一定乐观预期。然而,当前美元强势带来的压力依然未消除,对铜价构成了一定的压制。

策略建议:总体上看,铜近期下跌动能有限,昨夜伦敦铜已经跌至8800多美元/吨的价位,接近今年8月份的低点。操作上,建议原有空单设好止盈或逢低减持,新单可待反弹后逢高短空或者等待后期充分回调之后的做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