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大宗商品下半年展望与期货风险管理
AI导读:
中信期货研究所所长王稹表示,下半年大宗商品领域或延续内外分化格局,供需与成本逻辑影响下,期货品种价格波动加大,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面临复杂环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费天元)“展望下半年,关税不确定性仍是抬升全球金融和衍生品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海外市场还将围绕美元信用替代、美联储节奏波动。”在日前举行的中信期货2025年中策略会上,中信期货研究所所长王稹表示。
王稹认为,大宗商品领域,因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难以形成有效共振,或将延续内外分化的格局。
从供需逻辑看,国内有效需求仍待提振,地产企稳对于黑色、化工品种的需求支撑尤为关键。而海外商品面临较多不确定性,既有美国关税抬升的压制,也有减税法案与债务压力的双重博弈,还有欧洲财政扩张的新叙事,需求既有短期压力,也有中长期亮点,供给端相对紧缺的基本金属将强于供给较为宽松的能源。长期视角看,黑色、建材、新旧能源、化工、养殖等行业走出困境、迎来反转仍需时日。
从成本逻辑看,第三季度是能源消费旺季,对于煤炭、原油价格带来支撑,成本坍塌对于黑色、建材、新能源金属、化工等行业的影响暂告段落,但第四季度可能再度形成压力。从金融属性角度,黄金在短期地缘冲突、美国中期“滞涨”预期和长期美元信用收缩的逻辑下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而种植类农产品因其成本支撑、供给收缩或成为多头配置的主要选择。
“总的来说,大宗商品行业在压力与机遇并存的态势下前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加大了期货品种的价格波动,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面临更加复杂的研判环境。”王稹说,下半年,中信期货研究所将进一步加强市场分析、趋势研判与风险管理方案的结合,为服务实体经济贡献期货研究的一份力量。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