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提升,新增16个可交易品种
AI导读:
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提升,6月20日起合格境外投资者将迎来16个新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包括天然橡胶、铅、锡等。目前可交易品种已增至91个,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6月20日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以下统称合格境外投资者),将迎来16个可交易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包括天然橡胶、铅、锡、玻璃、纯碱、硅铁、乙二醇、液化石油气等期货及期权合约。
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先后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根据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增至91个,覆盖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新增16个可交易品种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近期将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尽快将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
当日,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三家期货交易所均迅速落实,发布了扩容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的公告,共计新增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期货和期权品种16个。
具体来看:上期所新增开放天然橡胶、铅、锡期货及期权合约;郑商所新增开放玻璃、纯碱、硅铁期货及期权合约;大商所新增开放乙二醇、液化石油气期货及期权合约。
根据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交易品种增至91个,具体包括商品类83个、金融类7个、指数类1个。
国内期货市场双向开放加速推进
不仅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走进来,中国期货市场也在逐步向外拓展。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以境内期货特定品种为主的期货市场开放。
结算价授权作为一种互利共赢、风险可控的合作方式,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此前,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了“马来西亚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2025年5月26日,日本大阪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这也是中国期货标准“走出去”的再次突破。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